你“陽康”了嗎?
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已經有段時間了
(資料圖片)
不少人的身體都正在逐漸恢復
在我們居家的這段時間里
有一群人始終在默默堅守
同樣忍受著身體的不適
但卻負重前行
為這座城市的運轉保駕護航
不再焦慮的社區菜店
上午11點,在天津南開區金冠里小區的鄉里豐年食品生鮮店前,剛剛進貨回來的趙滿堂正忙著卸貨,一些店里的老客戶早已經熟悉了他的營業時間,紛紛在群里問他回來了沒有?店里幾點開門,之前預定的各種蔬菜水果是否到貨,幾點能取等等。
▲趙滿堂的小貨車滿載而歸
從12月中旬開始,很多市民因為減少了外出的頻次,每次到店都會一次性購買很多食材,店里的蔬菜水果銷量猛增。
“以前可能一天出來溜達幾次,一次就買幾塊十幾塊錢的,前陣子,基本都買四五十塊錢的。”
那段時間,趙滿堂每天店里的銷售額比平常都要翻了將近一倍。為了提供盡可能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趙滿堂幾乎每天都要前往天津西青區當城和靜海的海吉星批發市場進貨。
▲天還不亮,趙滿堂已經趕到了批發市場
一天兩趟進貨
最早一趟凌晨3點出發
▲趙滿堂在蔬菜批發區儲備貨源
因為店里平常只有自己一個人經營,趙滿堂每天凌晨3、4點就出發前往當城,前一段時間,黃桃罐頭、生姜、檸檬、黃花梨的價格猛漲,居民的采購量集中,去晚了根本搶不到貨。因為腿勤,店里提前備足了貨源,顧客們的購物需求一點都沒受到影響。
多方聯系備足貨源
市場再緊缺也堅持不漲價
除了早早趕到批發市場外,多年積累下的進貨渠道也在這個時候發揮了作用。當時在店面的微信群里,不斷有市民咨詢有沒有黃桃罐頭售賣,趙滿堂趕緊聯系了幾個比較熟的水果供貨商。
“當時市場上小罐的黃桃罐頭都賣到20多元了。找人聯系完以后,是大瓶二斤半的。當時我看價格還挺合適!就在群里面發了一條團購的消息,沒想到大伙要的人不少!頭一天沒拿多少,就拿了10箱。一到店里邊全都賣完了,好多人還在找。第二天又拿了40箱!賣完以后又拿了40箱。”
很快近100箱的黃頭罐頭就售賣一空,在各大超市黃頭罐頭都賣斷貨的那段時間,趙滿堂的店里始終貨源不斷。而且在確保穩定貨源的前提下,他堅持拒絕高價銷售。
“因為漲價這個東西它本身就是暫時的。我的利潤就是固定的點,毛利潤20-30%左右,沒有說感覺市場缺貨,周圍超市沒有貨,就瘋狂加價。大伙能買得著,自己也能賣得出去,不至于賠錢,就可以。”
▲趙滿堂在水果批發區儲備貨源
心態不焦慮了
大部分蔬菜價格平穩
趙滿堂說,現在市場上像白菜、芹菜、土豆等蔬菜價格相對比較穩定。沙糖桔等個別水果比較貴。因為是老店,顧客群相對穩定,店里經營的情況也相對比較穩定,每天差不多四五千元的營業額,毛利潤在20%左右。
相比之前,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后,趙滿堂壓力反而小了很多。因為出現確診病例,批發市場封控進不去的情況不會再有了,進貨也更方便了,對他來說,干勁兒也更足了。
現在,趙滿堂全家都沒出現任何不舒服的癥狀,他開玩笑說,也不知道是陽了沒癥狀,還是一直都沒陽。不過,也都無所謂了。
“真“陽”了,就把蔬菜及時處理一下,拉到別的店,比如說群里搞一些團購,別壞了,老百姓他再怎么著他得吃喝,就像這幾天,身邊陸續有一些人已經“陽”過,恢復了,感覺大家心態也沒那么焦慮了,采購也不像前一段囤那么多了,慢慢生活就恢復常態了。”
全力以赴緩解市民購藥難
6名員工陽了5個
藥店11點都關不了門
今年51歲的王云是一名執業藥師,也是天津醫藥集團津一堂連鎖股份有限公司鴻濟堂藥店的負責人。從早晨8點店里正式開門營業起,她就一刻不得閑。
▲王云正在為前來購藥的顧客服務
▲到店購藥的顧客不斷
12月中旬開始,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很多市民擔心“中招“,大量采購各類退熱、抗病毒類藥品,每天進店采購的市民多達三四百人,連著好幾天店里一直營業到了夜里11點鐘。人們集中性地購買爆發之后,很快店里的6名員工,里邊5個人全“陽”了,就剩一個人可以正常盯崗。”
那段時間,王云也發燒了,但是因為店里人手緊張,她只在家休息了兩天,燒退了做好防護她就回來繼續工作。
為了減少病毒傳播,王云帶著員工們把店里的布局重新做了調整,將收銀臺直接搬到了店鋪門口的位置,像口罩、酒精、常用銷量比較大的藥品也全都擺在了門口顯眼的位置,方便群眾選購。
▲銷量最多的藥品、防疫物資已被擺在了店門口最顯眼的位置
王云返崗之后的幾天,病倒的員工們也都陸續返崗了,店里人手緊張的問題暫時得到了緩解。王云說,為了保證空氣流通,藥店一直敞著門,店內的溫度最低的時候只有14℃,每名店員都穿著厚厚的冬裝……
▲王云給顧客新搬來一箱消毒濕巾
▲王云給前來購買抗原的市民進行登記
▲王云正在給一位前來購藥的市民做用藥指導
千方百計應對藥品缺貨
在藥品有限的情況下,為了盡可能滿足更多群眾的購藥需求,店里及時對個別藥品采取了限購措施。另外,對于抗原等一些緊俏的防疫物資,店里也暫停了面向企業的大宗團購,雖然團購更省事,但是王云覺得,優先確保更多群眾需求更加重要。
▲王云在清點存貨,及時做計劃
令人欣慰的是,相比半個月前,現在前來購藥的市民焦慮情緒已經緩解不少,購藥的人數也從每天最多的三四百人降到了200多人。隨著物流等各行業人員的陸續返崗,店里藥品斷貨的情況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緩解。
▲除個別指定藥品外,其他藥品基本可以滿足市民需求
供熱老兵再“就業”
下午兩點,剛剛完成了搶修任務的童文蘇回到辦公室。剛脫下厚厚的外套,還沒來得及把凍紅的手搓熱,電話就響了起來。
打來電話報修的,是一位家住秋星里的居民,根據電話中的描述,童文蘇初步判斷,是散熱片中出現了氣堵,導致散熱不均。不到十五分鐘,他就趕到了現場,很快解決了問題。
童文蘇今年54歲,算是供熱行業的老兵了。之前一直在勝利路供熱站從事維修工作,從2019年開始,調入信訪接待部門。但最近,由于站里的很多職工都要居家休息,維修人員嚴重不足,童文蘇不得不再次背上熟悉的工具包,穿梭在樓群間。
氣溫還在走低
堅持仍要繼續
最近這段時間,很多人居家的時間都變長了,加上戶外的氣溫持續走低,自然對供暖有了更高的要求。勝利路供熱站每天的工單量上升了近一倍。但實際上,由于所處的樓層、樓位,甚至暖氣設施不同。即使是同一小區,也很難做到每家的供熱效果都完全一致。尤其是勝利路供熱站負責的區域,大多是房齡超過20年的老小區,問題就更加凸顯。面對這樣的維修需求時,不僅技術出眾,還從事了多年信訪工作的童文蘇,處理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從事供熱工作多年,童文蘇坦言,最近這段時間,是最累的,但他明白,這是自己的責任。而像他這樣,重新復出的供熱老兵,并不在少數。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未來一段時間,津城仍會持續受到冷空氣影響。供熱部門在確保維修力量的同時,也會提前啟動升溫工作,確保市民們能夠溫暖過冬。
絕不能斷的供水熱線
最嚴重時
大廳里只有兩個人在接電話
“這里是水務集團“96655”供水服務熱線,有什么能幫助您的?”
最近這段時間,不少撥打熱線的市民都發現,很多接線人員的嗓音都變得有些沙啞,還不時伴隨著咳嗽的聲音。因為和很多市民都一樣,大部分接線人員都“陽”了。
2022年的最后一個月,水務集團客服中心迎來了疫情真正的襲擊,自從12月8日客服中心出現第一個病例開始,截止12月20日,出現癥狀的人員已達到了75%。班組長薛琳回憶,最嚴重時,整個客服大廳,只有兩名客服人員在接電話。
雖然形勢嚴峻,但供水保障工作不能停歇。這段時間,利用新升級的客服系統,很多癥狀不嚴重或有所緩解的客服人員,都堅持進行居家辦公。
所有崗位都在減員
還要“多管閑事”
這段時間,津城氣溫持續降低,最冷的一天,白天的最高溫度都跌破冰點,這樣的天氣下,不少市民家里的水管和二次供水管網都發生凍管,進而導致停水。這也讓熱線的接聽量大幅增加。與此同時,與客服中心類似,各供水分公司的維修人員數量也少了很多。但即便是這種情況,水務集團仍沒有忘記自己作為民生服務企業的擔當。
一天上午,正在值班的薛琳突然接到了多個來自津南區海天馨苑的報修電話,反映二次供水系統出現了問題。意識到事態緊急,薛琳趕緊聯系了屬地公司,第一時間安排了維修人員前去查看,發現原來是位于地下車庫的水泵發生了泄漏。但同時,他們也發現,小區的二次供水系統,自來水部門并未接手管理,而是由小區物業負責。但面對這樣的問題,物業公司并不具備處理的能力。于是,水務集團主動承擔了這一任務,僅用一天時間,就完成了維修。
自12月10日至目前,水務集團客服團隊,共受理群眾各類信息將近3萬件,真正實現了供水熱線“保暢通”的服務承諾。
萬家燈火 有我守護
“現在這條線路負荷比平時略高,我們用紅外測溫儀測一下導線與絕緣子的溫度,看看是不是存在隱患……”
早上8點,氣溫只有-5℃。國網天津城西供電公司輸電生產綜合班班長臧博琦已經來到西青區李七莊街,對這里的35千伏架空線路開展安全巡視。室外寒風陣陣,臧博琦拿著望遠鏡的手不一會兒就被凍得通紅,但他卻毫不在意。
“眼下正是電力迎峰度冬的關鍵時期,‘保供電、保安全、保穩定’就是我們首要的任務。像現在這種低溫天氣,轄區內還有不少居民采用的是電采暖,所以供電安全絕對不能出任何閃失。趕上大風天氣,我們主要檢查線路上是否有漂浮物,如果出現極端惡劣天氣,我們晚上還得再出來進行一遍特巡。”
退伍不褪色
輸電線路就是我現在的戰場
臧博琦今年35歲,2005年12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入伍,2008年轉業到國網天津城西公司從事輸電線路運檢工作。作為一名退伍軍人,同時也是一名黨員,臧博琦平時總是把“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這句話掛在嘴邊。
12月10日,面對疫情防控新形勢,臧博琦所在的輸電運檢室以班組為單位,啟動了最小化運維工作模式。為減少人員接觸,保證運檢工作不斷、不亂,臧博琦主動提出24小時駐守在公司,將安全帽、望遠鏡、測高儀等工器具提前放到車內,采取“不進樓”單兵作戰方式,利用“集中監控+網格化布點”的工作模式和無人機巡檢等手段,排查和治理線路隱患。
“我們現在不接觸他人、不進入辦公場所,除了自己開車出去巡線,還會利用在線監測系統。如果發現有線路異常,就通知網格長,然后網格長再通知護線人員,進行一個視頻的指導。我們的無人機也有喊話功能,遇到有高壓線下釣魚的或者施工的,都能及時阻止。”
截至目前,臧博琦已經在崗位上堅守了15天,期間沒有發生一起因為線路問題導致的停電事故。與此同時,還有許許多多電力職工和他一樣,在這個特殊時期舍小家為大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保障著全市電網的平穩運行,也守護著千家萬戶的光明和溫暖。(津云新聞編輯孫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