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元旦假期,在本市各大民心工程、重點項目工地,津城建設者頂著刺骨寒風堅守施工一線,爭分奪秒、搶抓工期,用實干業績跑出“新年新速度”,用奮斗的姿態迎接新年。
華電海晶光伏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在安裝光伏組件
華電海晶光伏項目施工現場,建設者在現場規劃施工內容
元旦一大早,在中建三局華電海晶光伏項目施工現場,吊車林立、機器轟鳴……這里是全國最大單體“鹽光互補”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為1000兆瓦,項目投產后,預計年平均發電量為175335.34萬千瓦時,年可節約發電標煤約50.12萬噸。雖然天氣寒冷,但項目依然是一片如火如荼的建設景象。中建三局總承包安裝公司“00后”青年工程師謝慶偉早早來到了現場,穿梭在各個施工點位。“項目建設目前全部鋪開,現在正是大干快上的搶工階段,元旦假期大伙兒都堅守崗位搶工期、趕進度。”謝慶偉說。謝慶偉的老家在河南安陽,去年大學畢業后就來到這個項目上,面對新技術、高難度的新領域和極為特殊的施工條件,他沒有退縮,大學畢業至今半年來,自己也沒能回家看看父母。他說,“有幸參與重點項目建設,我很驕傲與自豪,等忙完這段時間,再回去和家人團聚。”中建三局項目經理楊立新介紹,按照施工進展,項目將在今年3月投入使用。
“石化區段”施工現場,工人們爭分奪秒緊張施工
昨天上午,在中建安裝南港工業區石化管廊項目的“石化區段”施工現場,一派爭分奪秒的火熱景象映入記者眼簾,車輛鳴笛聲、吊車作業聲、機器轟鳴聲,伴著工人們的吆喝聲,共同演奏著“堅守”的新年樂章。項目負責人劉峰告訴記者,南港工業區石化管廊項目是南港120萬噸/年乙烯項目的配套工程,是天津市重點市政配套項目,建成后將為南港石化產業布局和投產提供重要的基礎配套支撐,“我們計劃在春節后實現全線貫通,目前正在進行‘石化區段’‘管線帶’‘高壓區段’的收尾工作。”
濱海西站市政配套工程項目現場,工作人員排查隱患,保障施工安全
昨晚,中鐵上海工程局濱海西站市政配套工程項目現場燈火通明,130余名建設者緊鑼密鼓進行混凝土支撐拆除施工。濱海西站市政配套工程項目是與濱海西站高鐵相接的二期工程,承擔著津秦客運專線、環渤海城際、京濱城際高鐵、津濰高鐵,以及天津地鐵B1線、Z2線、B3線的客流集散功能,對改善濱海新區交通條件、促進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有著重要作用。項目部安全總監蘇江說,今年是他參加工作的第20個年頭,多年來始終堅守在施工生產最前線。對于家庭,他心中很是愧疚,“每逢佳節倍思親,錯過了元旦回家,那就爭取春節回家過年,不做女兒口中的‘視頻爸爸’了。”
策劃統籌馬庚申 稿件雷風雨 圖片受訪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