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中國農歷新年即將到來,天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的留學生正在加緊排練“校園春晚”的各項節目,迎接癸卯兔年的到來,感受中國節日文化的魅力。
“梅花含笑對著水仙,不同的香氣一樣的清鮮,我們聞到了就知道,現在是快樂的新年……”走進學院的排練廳,記者便被一段優美的歌聲所吸引。正在彩排的是來自俄羅斯、日本、伊朗、加拿大、馬來西亞、坦桑尼亞、韓國、越南等12個國家的留學生。他們身穿中國傳統漢服,手持紅彤彤的中國結,正在演唱中文歌曲《新年》。
《新年》是八十多年前的一首老歌,曲作者黃自是中國第一個系統引進西方音樂體系的作曲家、教育家,也是中國早期音樂教育的奠基人之一。詞作者葉紹鈞,就是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的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這首歌歌詞清新明快,旋律優美,飽含著人們期盼新年到來,除舊迎新的美好愿望。
“我們希望學生們在學習演唱這首歌曲的同時,能夠更深入地體會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激發大家學習漢語的興趣。”天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留學生事務科教師趙志鵬告訴記者,為了讓在津留學生度過一個充實、有意義的新年,學院提前組織大家準備了十幾個文藝節目,計劃在農歷小年那天在留學生迎春聯歡會上演出。除了歌曲《新年》之外,還有喜歡中國古典文化的女生們一起排練了舞蹈《青城山下白素貞》等節目。大家在排練過程中都特別的認真、賣力。
“漢服的衣飾特別美。最近,我在看電視劇《鬢邊不是海棠紅》,里邊的場景很有中國文化意韻,我特別喜歡。”來自日本的留學生金村寧寧很喜歡中國古典文化,她對歌詞中的春花、爆竹、彩紙等印象深刻,對即將到來的中國春節非常向往。
馬來西亞留學生李政龍和寧寧一樣準備在天津親身體驗一下中國年。他告訴記者,自己剛剛到天津不久,準備春節的時候和同學一起到濱江道去逛逛,嘗嘗地道的天津小吃。“當初選擇天津來留學是因為這里既有現代都市的繁華,又不會特別地擁擠,是一個很舒適的城市。”李政龍說,自己所學的專業是人工智能領域的,而天津在智能制造產業方面也很有實力,希望未來能夠在天津深造和發展。
彩排中,每個留學生獲得了一個可愛的兔子玩偶,來紀念即將到來的兔年。馬來西亞留學生龔萬陸生于1999年,兔年正好是他的“本命年”。他告訴記者,自己是馬來西亞華裔,祖籍福建晉江。往年春節,家里也會按照傳統習俗過春節。“今年春節,我準備回故鄉來一趟‘尋根之旅’,去感受一下那里的文化和歷史。我覺得這是很棒的一件事。”
(津云新聞記者 段瑋)
關鍵詞: 馬來西亞 天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中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