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連日來,濱海新區胡家園街道啟動核酸亭再生“微計劃”,推出便民“微市集”、法制“微講堂”、抗疫“微展館”、志愿服務“微驛站”等服務項目,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為方便居民不出小區就能看病,濱尚社區將核酸亭打造成“微診室”,聯合轄區中心莊衛生院,定期組織醫生到社區義診。據了解,核酸亭設有中醫科、針灸科、營養科、糖尿病門診等。居民劉阿姨豎起大拇指:“我腿疼,總去中心莊衛生院按摩、針灸,可是歲數大了,出門不方便。這下好了,家門口就有大夫。”不只是“微診室”,核酸亭還變身“小微美發廳”,社區協調周邊理發店的理發師,給居民免費理發。
在濱瑞社區,這里的兩座核酸亭如今是“漂流書屋”和“普法小屋”,白色的外墻上還繪制了特色圖案。“漂流書屋”的圖書由居民捐贈,每天14時到17時開放。社區志愿者、“漂流書屋”管理員劉雅慧說:“大家很喜歡這個小屋,開放沒多久,這里已經有上百本圖書了,既方便大家閱讀,又能形成交流空間,拉近彼此的距離。”“普法小屋”經常有律師來為居民開展法律宣傳和法律咨詢服務。快遞員小吳坦言:“以前有些權益保障問題不知道該問誰,現在到‘普法小屋’就能得到專業解答。”
濱雅社區的核酸亭成了“微驛站”,屋內有飲水機、椅子、充電器、雨傘等。社區工作人員林媛媛介紹,“之所以建驛站,是因為看到很多外賣員、保潔員沒有地方休息、吃飯,想給他們提供一個歇腳的地方。”胡家園街道有關負責人表示,他們還將繼續開發核酸亭的公益功能,為居民提供便捷服務,滿足多樣化需求。(津云新聞編輯鄧坤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