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史箴圖的作者(女史箴圖的創作背景是什么),一起來了解下吧。
女史箴圖作者是東晉的顧愷之,《女史箴圖》是傳世最早、最著名的人物畫,它在繪畫史上具有很大的意義,標志著中國繪畫從重教育向重審美的轉變。所以《女史箴圖》是經典中的經典,國寶中的國寶!
女史箴圖作者顧愷之,東晉無錫人,他在文學和繪畫方面很有天賦。人們稱他為“才絕、畫絕和癡絕”。他是水墨畫的鼻祖之一,他的代表作有《洛神賦圖》、《女史箴圖》、《斫琴圖》等。
公元290年,晉代武帝司馬炎死后,他的兒子司馬衷登基,史稱晉惠帝。他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典型的昏庸無能的皇帝,曾經說過“何不食肉糜”這樣荒謬的話,更重要的是,司馬衷還怕老婆,導致權利都在皇后賈南風手中,她心狠手辣、荒淫無度的行為引起了朝官員的不滿,所以大臣張華收集了春秋兩漢時期賢惠嬪妃的故事,寫成《女史箴》以示勸誡和警示。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根據《女史箴》一書作畫,闡釋了箴文的含義。
以下是這部杰作其中的故事:
馮婕妤擋熊
這是關于畫漢元帝帶領宮人看斗獸的,后宮佳麗美女都在場。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只黑熊突然跳出圍欄,直逼漢元帝,馮婕妤挺身而出,上前保護漢元帝。
班婕妤辭輦
漢成帝游后庭,想和班婕妤一起乘車,但是班婕妤婉言謝絕,勸說漢成帝不要效仿已故的三代末主,而要多考慮國家大事,成帝認為班婕是對的,所以不再請她陪自己了。
其余的段落都是關于上流社會女性應該有的道德情感,雖然內容中包含了婦德這一糟粕思想,但在人物塑造上意義重大,尤其注重傳達人物的魅力,展現了人物性格、外貌、魅力等一切展現人物美的繪畫語言,是中國繪畫史上的一次開創性突破。
說到《女史箴圖》的創作,就不得不提到另一段意義重大的歷史。眾所周知,漢獨尊儒術使儒學成為的正統思想,但在魏晉南北朝時代,獨尊儒術的局面結束,老莊學說盛行,道教也在發展,一個精神自由、解放、智慧和熱情的時代已經形成。
思想的轉變也反映在繪畫中。魏晉以前,人物畫多用于墓葬、政治、宗教的需要,對繪畫藝術本身重視不夠,更談不上審美需要。魏晉以后,從注重對人的內在德性的考察,開始注重對人的神態儀態的把握,這也是《女史箴圖》有著絕倫風范的原因。
因此,女史箴圖作者顧愷之的這幅畫,也與時代息息相關,反映了晉人對賈南風的含蓄批判,繪畫也由重教化向重審美轉變,反映了魏晉時期道教的興起。
關鍵詞: 女史箴圖的作者 女史箴圖的創作背景是什么 女史箴圖作品分析 女史箴圖屬于哪類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