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教委及市衛健委聯合發文,批準上海市普陀區人民醫院正式成為同濟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醫院是上海市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致力于培養擁有強大學習力、思想力、行動力和創造力的醫學人才。
以人為本,升級教學管理模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醫院在承擔不同教學任務的過程中,逐步修訂完善一系列教學管理制度,現有規章制度三十九項,與臨床教學有關的主要有“教研室工作條例”“教研組責任制”等,涵蓋了醫院教育教學工作全過程。“教研組責任制”明確規定帶教老師以教研組為基礎,每個教研組即為相應的學科教研小組,帶教老師與輪轉學生建立相應的導學關系。教學管理條例是規范教學程序的基礎,是教學工作健康、快速發展的保證。
確立了“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醫教研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理念,教學特色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學習積極性及思維能力、操作技能的培養,注重臨床醫學知識、技能教學的準確性、系統性、連續性、規范性。
為了培養高素質臨床醫學人才,經過反復研究,在充分利用醫院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制訂了臨床課綜合教改的一整套方案,一是采用一體化教學,即學生進入臨床教學后就開始在相關科室依次輪轉接受培訓;二是為配合學生直接進入臨床輪轉,除了“大班式”理論授課,還增加教學查房、操作實踐、病例討論等“小班化”課程;三是全面實施帶教老師責任制,學生輪轉到科室后,即由該科室教研組的帶教老師全面負責教學等有關事宜。
精益求精,夯實教學之基
作為同濟大學、安徽醫科大學、江蘇大學、湖北醫藥學院、上海健康醫學院、蚌埠醫學院、楚雄醫藥高等??茖W校等多所院校的臨床教學基地,醫院常年承擔本科生教學、研究生教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等多層次培訓、教學工作,目前共有17個教研室和32個教研組,開展臨床醫學、檢驗醫學、康復醫學、全科醫學、藥學等多個專業的臨床早期實踐、臨床教學、臨床見習與畢業實習。
近年來,醫院在教學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為了培養醫學實用性人才,利用現有設備進行模擬教學和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鼓勵支持臨床帶教老師積極開展以學生為中心,以臨床能力、終身學習能力、良好職業素質為目標的教學改革,根據臨床教學工作目標,設置和開發有效提高學生知識、技能和態度的課程,積極參加教材的編寫工作。自2018年起承接云南楚雄醫專臨床醫學系整建制班級理論教學任務,科學、合理地分解教學任務,做好教學設計、課程建設、課程管理、課程考核等教學實施的管理工作。同時,為學生臨床學習生活提供充分保障、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有計劃性地開展醫學生就業形勢指導課、職業生涯規劃規劃講座,幫助學生了解就業形勢、做好學業和擇業準備,提高就業競爭力。
醫院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包括臨床教學、見習、實習帶教、畢業后繼續教育等多種教學模式中。在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單位的過程中全面融入教學元素,依托“于井子護理小組思想道德建設示范實踐基地”開設教育課、全國勞模思政專題課、形勢與政策課程、組織“教師節”尊師重教月活動等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注重醫學教育成為全院醫護員工的思想自覺與行動自覺。
持之以恒,加強綜合培養
身兼治病救人的使命和立德育人的職責,醫院持續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整體素質不斷提升,教育行風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教育教學質量逐步提高。教師隊伍年齡、學歷、專業技術職務等結構合理,臨床教研室師資中現有博士(含在讀)22人、碩士78人,主任醫師30名、副主任醫師46名,碩士以上占醫師比例為54.64%;具有副主任及以上技術職務的教師占教研室教師的比例40.06%。
根據醫院“杏林園丁”師資培養計劃支持師資參加學術會議、師資培訓、學歷提升并開展院內系列教學能力培養工作,89人通過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教學師資培訓。醫院每年舉辦了教學講課比賽、教學查房比賽、教案設計培訓、教學論文競賽等活動,做好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鼓勵帶教老師在職攻讀碩博學位。
醫院每年承辦國家級、市級繼續教育項目,還積極組織區級、院級繼續教育項目。2016-2022年開展Ⅰ類學分繼續教育學習班55項,培訓人數近8110人次;Ⅱ類學分繼續教育學習班46項培訓人數近7549人次;組織全院業務學習57次。根據繼續教育管理制度,定期開展全院業務學習、科內業務學習。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上海市普陀區人民醫院走過了九十年的風雨歷程。悠悠歲月,弦歌綿長。回望來路,歷史腳步清晰凝重,文化傳承綿延不絕。展思未來,不忘來路、不改初心,秉承“揚高尚醫風,學精湛醫技,循科學之道,攀醫學高峰”是院訓,以“四新”引領醫學教育創新發展,以新醫科統領醫學教育創新為引領,醫院將依托同濟大學平臺,加強附屬醫院特色規劃建設,以醫學教育發展促進臨床工作拓展,凝聚行穩致遠力量,成為醫療服務、科技創新、教育教學、人才培養優勢突出,百姓放心的“家門口”醫院。
資料:同濟大學附屬普陀人民醫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