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人制足球比賽視頻混合,小學五人制足球比賽視頻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資料圖片)
1、五人制足球是足球的一個變種。
2、在五人制足球中,每支球隊只有5名隊員上場比賽而不是通常的11名。
3、五人制足球比賽通常是非正式的,因此比賽規則也相對靈活,有時是在比賽之前當場決定。
4、一、球場(一)球場尺寸比賽場地必須是長方形,邊線長度必須長于球門線的長度。
5、上述規定的原則下,比賽場地可因地制宜,長30米,寬23米,長35米,寬25米……等尺寸亦可。
6、(二)場地球場地面必須平坦,硬度合適,以不傷害運動員和不影響球的正常彈力和運動員為原則。
7、一般用砂泥混合土壓平,表面蓋有上公分厚度的細砂,賽前向場地灑水保持地表面的濕潤為原則。
8、(三)界線比賽場地應畫出界線,線的寬度一律為8厘米。
9、界線分為邊線,球門線,中線,中圈線,罰球區線,替換區線。
10、連結球門的兩條短線叫球門線,連結球門線兩條較長的線叫邊線,橫穿球場中間連結兩條邊線的叫中線,在中線的中點畫一個明顯的標記,并以此為圓心,以3米為半徑畫一個圈叫中圈。
11、(四)罰球區在兩條球門柱之間的球門線上取一中點,并以此中點為圓心,以6米為半徑向場內畫一弧線與門柱兩邊的球門線相連,這條弧線與球六線所形成的區域叫罰球區。
12、(五)罰球點在兩門柱之間的球門線取一中點,向罰球區弧線引一垂直線與弧線相交之點作一標記,叫罰球點。
13、(六)替換區域在球場設置替換隊員度的一側邊線上,以中線為準向兩邊3米垂直于邊線處各畫一條長80厘米的線,40厘米畫進場內,40厘米畫在場外,是規定運動員替換出進場的區域。
14、(七)球門球門設在兩條球門線的中央。
15、由兩根內側相距3米的直立門柱與一根下沿地面2米的水平橫梁連接而成。
16、門柱與橫梁的寬度均為8厘米。
17、球門后掛有網,網與門柱、橫梁應有一定空間、以不影響守門員活動和便于觀察球進門為原則。
18、球門可以固定,亦可以搬動。
19、(八)燈光晚上比賽,球場在沿邊線1.5米以外樹立燈桿3—4桿,每桿高度在6米以上。
20、(九)攔網球場四周沿球六線、邊線1.5米以外樹立桿掛攔網,高度在6米以上。
21、(十)座位若球場邊線設座位(或固定座位),均需離邊線1.5米以外。
22、二、球全區比賽用球為4號球(基層比賽根據主辦單位規程規定比賽用球)。
23、一旦確定比賽用球,非經主辦單位同意不得更改用球。
24、比賽進行中,未經裁判員允許不得更換球。
25、裁判員有權檢查比賽用球,確定比賽用球。
26、在比賽中發生球破裂或損壞,裁判員根據規則換球和重新開始比賽。
27、有條件的比賽要有1—2個備用球。
28、三、隊員人數(一)一場比賽應由兩隊參加,每隊上場隊員不得多于5人,其中必須有1人為守門員。
29、如果比賽前任何一隊隊員少于5人或在比賽中隊員被罰出場到使場內隊員少于3人時,該場比賽隊員少的隊為棄權,對方3:0勝。
30、(如對方進球數超過,則按實際進球數計。
31、)(二)替換隊員不得超過5人。
32、(三)替換隊員次數不受限,可以重復替換上場。
33、(四)替換隊員可以在比賽進行中替換(守門員除外),替換時出進場隊員均需到替換區進行,先出場后進場。
34、(五)守門員可以和任何隊員互換位置,但必須報告裁判員,并在死球時互換。
35、(六)替換隊員未完全離場時進場,裁判員應停止比賽,令提前進場的替換隊員出場,并對其實行黃牌警告。
36、判由對方隊員在比賽暫停時球所在的位置踢間接任意球。
37、裁判員對執行違規替換的處罰時,應作出不利于犯規方的處罰。
38、四、隊員裝備(一)隊員不得使用或佩戴可能危及自己及其他隊員的裝備或任何物件(包括各種珠寶飾物)。
39、(二)運動上衣(顏色相同,有號碼),短褲(同一顏色)。
40、守門員上衣顏色與隊員區別,可穿長運動褲。
41、(三)帆布面膠釘鞋,帆布面膠平底鞋。
42、(四)違反上述規定裁判員可令其更換,不更換不準上場。
43、五、裁判員(一)每場比賽由一名裁判員控制,具有全權執行與比賽有關的競賽規則的權力。
44、裁判員的權限和職責與11人制足球規則相同。
45、(二)裁判員在記分臺對面的邊線沿邊線執法、必要時可適當進入場地內執法。
46、(三)只有裁判員才能向違規隊員出示黃紅牌。
47、(四)裁判員執法時應具備的器材是哨子、手表、黃紅牌、園珠筆和記錄卡。
48、(五)裁判員的裁判服應區別于隊員的服裝顏色。
49、六、助理裁判員(一)每場比賽應委派一名助理裁判員,他與裁判員隔著場地對面沿邊線執行任務,必要時也可適當進入場地執法。
50、他的職責(由裁判員決定)應為:指示哪一隊開角球,球門或界外球。
51、2.把握替換隊員的過程是否符合要求。
52、3、掌握被紅牌罰出場2分鐘補充隊員進場。
53、4.用哨音協助裁判員按照規則判罰隊員犯規,控制比賽。
54、5.不得干擾裁判員的判罰,當判罰不一致時應服從裁判員的判罰。
55、(二)裁判員有權撤換不稱職的助理裁判員,指定他人代替并報告主辦單位。
56、(三)比賽主辦機構認為必要,可設一名記錄員,協助外管理及掌握隊員被罰出場后的2分鐘處罰時間。
57、七、比賽規則:(一)比賽在長約45米、寬約28米的場地上進行。
58、兩端的防守區長度為11米,中場區長度為23米,場地中央設一開球點,球門寬3米,高2米,比賽使用4號球;(二)比賽雙方各出場5名球員,設守門員,每隊每場替補隊員人數和人次不限,可輪換休息;全場比賽時間為40分鐘,上、下半場各20分鐘,中間休息10分鐘;(三)比賽無越位限制,角球和任意球可直接射門得分,隊員被紅牌罰下,2分鐘后可上一名替補隊員。
59、其他規則與大場足球相同。
60、八、比賽時間比賽時間分為兩個20分鐘相等的半場。
61、在每半場比賽因各種原因損失的所有時間應被扣除。
62、在每半場比賽結束時,如因執行罰點球,應允許延長時間執行罰完點球為止。
63、(一)上下半場之間的休息時間不得超過10分鐘。
64、(二)每場比賽時間和休息時間按可根據主辦比賽機構規程定。
65、(三)扣除損失時間補足比賽時間由裁判員根據場上出現的情況定。
66、九、比賽開始(一)擲幣選擇場地、猜中的選擇場地、對方開球。
67、下半場開球和場地互換。
68、(二)開球時所有隊員站在己方半方場內,開球隊的對方隊員距球至少3米。
69、(三)中圈開球不能直接射門得分。
70、(四)違反比賽開始的有關規定的判罰按11人制足球規則相同。
71、十、比賽進行及死球(一)凡球從地面或空中全部越位球門線或邊線,或裁判員已鳴哨作出的判罰均視為死球。
72、(二)凡球從門柱、橫梁場內裁判員,助理裁判員身上彈回場內均視為比賽進行。
73、(三)死球后場上出現的犯規按規則處罰,處罰后按死球時的原來情況恢復比賽。
74、在比賽進行中的犯規按規則執行和恢復比賽。
75、十一、計勝方法(一)凡符合《競賽規則》將球的整體進入對方橫梁下兩門柱之間的球門線內,即為進球得分。
76、(二)兩隊比賽,誰進球多誰為勝隊,如果雙方不進球即為“平局”。
77、十二、犯規與不正當行為(一)沒有越位犯規。
78、(二)界定犯規的方法與11人制比賽相同。
79、(三)五人制比賽有累計犯規,累計犯規是指可被判為直接任意球或球點球的犯規。
80、一隊半場比賽中累計到第六次犯規時若應被判為直接任意球,對方在第二罰球點罰直接任意球,守方不得排人墻防守,攻方必須直接射門。
81、(四)同一場比賽同一隊員被出示兩張黃牌應同時出示紅牌罰該隊員出場。
82、被紅牌罰出場的隊員不能坐在替補席上。
83、同時不能重新進場比賽,并停止下一場比賽,他所屬的球隊應在隊員被罰出場2分鐘后再重新補充隊員上場。
84、十三、任意球、球點球、角球、球門球、界外球(一)任意球任意球有直接任意球和間接任意球兩種,直接任意球直接入門得分,間接任意球直接入門不算得分,除非球入門前碰對方或本方隊員進門可算得分。
85、罰球程序:1.將球放定在犯規地點。
86、2.對方隊員距球至少5米。
87、3.在裁判鳴哨或示意4秒鐘內將球踢出。
88、4.球被觸動后即算比賽開始。
89、罰則:1.球在踢出前對方進入距球5米以內,裁判員應該罰球延至符合規則規定后再開出,對進入5米內的對方球員給予警告。
90、2.球踢出后沒有碰到本方隊員或對方隊員、踢任意球者再次觸球為連踢,判給對方在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91、3.超過4秒鐘才將球踢出,判給對方在原地點踢間接任意球。
92、4.在本方罰球區內踢任意球,球要出罰球區比賽才算開始。
93、在對方罰球區內踢任意球,球應放在距犯規地點最近的罰球區線上進行。
94、(二)點球罰球程序:1.球放在罰球點上。
95、2.除主罰隊員外,其余雙方隊員離開罰球區外,并到至少距罰球點5米。
96、3.對方未踢球前,守門員必須站在兩門柱之間的球門線上。
97、4.主罰隊員在罰球區舉手向裁判示意,在裁判鳴哨后,球向前滾動5.球點球直接入門算得分。
98、6.為完成罰點球過程延長的時間踢出的球點球,只要沒有其它犯規,球進門有效(包括球在進門前,觸及門柱、橫梁、守門員身體或先后觸及三者后進入門內)。
99、罰則:1.守方隊員犯規,球未罰中應重罰。
100、2.踢點球以外的攻方隊員犯規,罰中無效,應重罰。
101、3.主踢隊員將踢出后,球未碰到本方或對方隊員再次觸球視為連踢,判給對方踢間接任意球。
102、(三)界外球當球的整體從地面或空中越過邊線后,應由球出界前最后觸球的對方在球出界處踢界外球恢復比賽。
103、踢球程序:1.將球放在球出界處的邊線上。
104、2.對方隊中必須距球5米。
105、3.踢球隊員一只腳站定在邊線上,或里邊線25厘米,用另一只腳將球踢進場內(不能助跑或跨步踢球)。
106、4.必須在4秒鐘內將球踢內。
107、踢界外球直接進門不算得分。
108、罰則:1.踢球隊員違反上述規定,由對方在原處踢界外球。
109、2.踢球隊員的對方違反上述規定應重踢。
110、3.踢球隊員踢出的球沒有觸到對方隊員再次觸球視為重踢,判給對方在發生位置踢間接任意球,在罰球區內則判點球。
111、4.在本方罰球區內踢任意球,球可放在罰球區內任何一點執行。
112、(四)球門球球的整體從地面或空中越過球門柱外的球門線,而最后踢或觸球是攻方隊員,判由守方守門員擲球門球。
113、罰球程序:1.守方守門員站在本方罰球區內,用手將球擲出本方罰球區外,但不得將球擲過中線,算合法,比賽方算開始。
114、若球擲出后被罰球區外擲球方半場內的隊員(不論那方)踢或觸及,球落在任何一方半場也算合法。
115、2.擲球門球時,對方隊員在球未被擲出罰球區之前應站在罰球區外。
116、罰則:1.球未出罰球區,任何隊員踢或觸及無效,重新擲球門球。
117、2.球出罰球區外,但未被本方半場的隊員踢或觸及而越過中線,判違規,由對方在球越過中線處踢間接任意球。
118、3.球被守門員擲出罰球區后未被其他隊員踢或觸及,該守門員再次觸及球時,判由對方在守門員觸球處踢間接任意球(如果用手或臂觸球即判直接任意球)。
119、4.守門員在罰球區內可以用手接對方來球和本方頭頂回傳球。
120、但不能接本方隊員用腳有意回傳的球。
121、違者判由對方在距球位置最近的罰球線上踢間接任意球。
122、(五)角球球的整體從地面或空中越過球門柱外的球門線后,而最后踢或觸球的是守方隊員,判為攻方踢角球。
123、踢角球的程序:1.將球放定在球出線所在的球門線與邊線規定的角球弧內3.必須在4秒內將球踢出。
124、4.對方隊員要距球5米。
125、5.角球可以直接射門得分。
126、罰則:1.角球踢出后未經其他隊員踢或觸及,踢球隊員再次觸球,判由對方在犯規地點踢間接任意球,如果用手或臂觸及,判由對方踢直接任意球。
127、2.如果角球已合法放好位置,但踢球隊員未能在4秒鐘內將球踢出,判由對方在原處踢間接任意球。
128、十四、互踢球點球決勝的規定互踢球點球程序:1.由裁判員選定一個球門。
129、2.裁判員召集雙方隊長以投幣選踢,猜中一方先踢。
130、3.由比賽結束時場上的選3名隊員全部輪流踢,不足3隊員的可由替補隊員補足再踢。
131、在踢滿5次前,有一方已明顯超過另一方時,比賽結束,進球多的隊勝。
132、4.踢完第一輪尚未決出勝負的,繼續,由場上隊員輪流踢,在踢球次數相同的情況下,誰進球多誰勝(不用踢滿3次)。
133、5.場上隊員均有權與守門員互換位置。
134、6.除輪到踢點球的隊員外,其余隊員均站到中圈內。
135、擴展資料:踢足球的注意事項踢足球時我們應該選擇合適的鞋子,因為足球運動跑動較多,需要我們不停的跑動,因此技術動作幅度比較大,出汗量也較大,所以參加鍛煉時應身著寬松合體、透氣吸汗的運動服裝,球鞋應選用合腳防滑的帆面膠底的足球鞋。
136、2、盡量不要在場地設施不符合要求的地方進行鍛煉。
137、場地不平、碎石雜物多(跑道、沙坑),容易造成同學們踝關節扭傷、骨膜損傷、跟腱拉傷等。
138、3、在踢球時我們應該先做一些熱身運動,這些熱身運動好選擇較緩和、運動量較小的,不要太激烈,使身體在進入劇烈運動前有一個準備過程,待心率和體溫上升時,再逐漸增加運動的強度和速度,這樣,既有助于肌肉的活動效率和關節的潤滑,又可以防止運動損傷。
139、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五人制足球。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