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區分無癥狀、輕癥和重癥?”
【資料圖】
“出現了什么癥狀,需要到醫院就診?”
“咳嗽很厲害,就要去醫院拍CT嗎?”
……
12月27日晚,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鐘鳴在線與網友交流,帶來一場《輕癥居家,注意觀察!》的直播講座。這是由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健康促進委員會辦公室主辦,上海市健康促進中心和東方網聯合承辦的“新冠防疫大咖說”系列直播活動的第二場。
2020年初,作為上海首位奔赴武漢抗疫的醫學專家,鐘鳴被稱為“最早逆行者”。在新冠疫情肆虐之初,他在武漢金銀潭醫院新冠重癥病房“出生入死”75天,這三年來,輾轉奔赴多地抗疫前線,特別是重癥患者救治最前線。
輕癥可以居家,重型及以上一定要到醫院去救治
“其實,無癥狀從定義就知道,得了新冠,卻沒有感覺到癥狀,就叫無癥狀。任何的癥狀比如發熱、咳嗽、咽痛,都叫有癥狀,我們會根據癥狀的輕重,分成輕型、普通型、重型或者危重型。”開播伊始,鐘鳴就簡潔明了地對大家關注的如何區分癥狀之有無問題,給出答案。
他介紹,一般來講,只有上呼吸道的癥狀,比如說發熱、咽痛、咳嗽、鼻塞、流鼻涕,而沒有肺部影像學的改變,也沒有其他的低氧或者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現,都歸為輕癥;有這些上呼吸道癥狀的同時,如果還有肺部浸潤的肺炎表現,可能就是普通型;再進一步,如果肺炎范圍增加了,有低氧血癥,血氧飽和度低于93,或呼吸頻率大于30,或有明顯胸悶氣急的癥狀,就歸為重型;而需要一種或多種器官和生命支持手段的病人,就歸為危重型。
“輕癥,可以居家。重型或重型以上,比如危重型,一定要到醫院救治。”鐘鳴提到,普通型較難界定,可能有一些肺炎表現,可能是在往重型的過渡階段。這一型,居家監測時,要更多關注這些癥狀,除了上呼吸道癥狀,如果感覺胸悶氣急、容易喘,或監測到血氧比平時有所下降,比如低于95%,這都意味著可能是普通型或普通型以上的分型,建議要到醫院去看。
血氧儀怎么用?老年人的沉默性缺氧,完全無跡可尋嗎?
直播中,鐘鳴多次提到血氧飽和度問題。家里是否有必要準備血氧儀,怎樣正確使用血氧儀?
鐘鳴認為,如果家里有高齡老人或有患嚴重基礎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最近在吃激素或吃其他的免疫抑制藥物等,都是重點關注人群,那建議在家還是要備一個指尖血氧儀。
鐘鳴詳細介紹了血氧儀的使用方式:要充分把指尖完全卡在血氧儀里,等待讀數穩定。剛夾上去的時候,需要耐心等一會兒。什么是信號穩定?血氧儀如果是帶波形的,會看到一個個像小山峰一樣的波形規律,這就是脈搏波。出現規律小山峰的波形,說明是穩定的,或者沒有波形,但有脈搏聲,有一條進度條在“滴、滴……”,這代表脈搏,脈搏和心率是一致的,就說明正確讀取了脈搏,讀數就是準確的,應該讀這個時間段測出來的數據。“血氧儀技術門檻不高,幾十塊錢的足夠了。關鍵是測量方法是否準確規范,讀數是否規范,設備之間差別不大。”
老年人的沉默性缺氧,大家比較關注,如果出現,病人會有哪些癥狀?特別是居家時,能不能做出一個判斷?
鐘鳴解釋,一些高齡老人,隨著年齡增長及器官機能退化,對很多刺激不敏感,即使出現重癥化傾向,但沒有像年輕時應有的反應,比如說肺部有浸潤,呼吸增快,看上去很平靜很沉默,就稱為沉默性缺氧。
“危害在于,老人看上去似乎很平靜,沒有問題,但實際上已經朝重癥發展了,可能延誤對病情的判斷,延誤及時送醫的時機。”鐘鳴說,血氧飽和度是一個客觀指標,即使癥狀不明顯,通過血氧的主動監測,依舊篩查出朝重癥發展的可能。
他提醒,沉默性缺氧并不是完全無跡可尋。生病時,沉默本身就是一個危險信號。平時老人如果還好,這時反常地特別沉默,就在給我們提一個足夠的醒,可能病情加重了,要多加關注。
鐘鳴提到,很多老年人癥狀表現比較隱匿,比如心臟不好,這個病毒可能影響心臟,會有心悸、早搏,但是老人沒反應出來。這時候可以看心率,正常情況,發熱病人體溫每升高1攝氏度,心率每分鐘要增加12次。理論上,一個發熱病人心率快才是正常的。如果發現老人在發熱的時候,心率不快甚至慢,說明可能存在嚴重問題,要及時就醫。
如今,血氧儀被搶購一空,還有沒有其他辦法來檢測血氧?
鐘鳴建議,可以通過體格檢查。身體含氧量越高,面色越紅潤,如果面色發紫,就代表血氧含量很低。這時候可以仔細觀察口唇黏膜和指甲床,如果是紅的,說明血氧含量還可以;如果偏青,說明血氧含量下降了,這是一個間接觀察的體征。
康復早期能否洗澡、運動?要量力而行!
感染新冠能不能洗澡,能不能運動,是網上熱議問題之一。對此,鐘鳴也在直播中進行了指導。
“轉陰了,癥狀消失了,但身體并沒有恢復到原來水平。新冠感染,其實是一次機體免疫系統調動全身機能去和病毒斗爭,最后把病毒清除的過程。”鐘鳴說,這個過程非常耗能,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大量免疫細胞死亡了,在轉陰康復早期,身體營養狀況是差的,免疫狀態也是下降的。
這時洗澡,比如特別冷或者特別熱的水溫,對整個皮膚和血管的收縮和擴張都有很大影響,皮膚的收縮和擴張會引起排汗,引起血液的重分布,都會讓我們感到類似于體力勞動或運動的感覺,這時候洗澡,溫度又特別刺激,可能會體力不支或虛脫。
所以在恢復早期,如果感覺體能沒有恢復,一動就疲勞,建議大家不要去進行溫度差異過大的沐浴。用溫水沖淋,時間也不宜太長。“是不是能洗澡,很難一概而論,總體上要量力而行。運動,也是一樣。每個人體質不一樣,身體狀態自己最清楚,很難定一個時間去說多久才可以洗澡。所有的事情都要量力而行,你做這件事情不感到疲勞,就是合適的。”
咳嗽厲害,就要去醫院拍CT嗎?
“如果單純是刺激性干咳,并不代表你有肺炎。肺炎還會有氣急、呼吸急促、胸悶等感覺。”鐘鳴介紹,上呼吸道感染后,上呼吸道有炎癥、受損傷,而炎癥消退和上呼吸道黏膜的修復需要時間,在修復之前可能一直會有刺激性干咳,這很常見。如果咳嗽非常明顯,影響到生活質量、睡眠、日常工作,可以用一些鎮咳藥緩解。
在等待轉陰這段時間,要有規律的作息,讓身體保持較好狀態,盡量修復之前損傷的部位,包括上呼吸道,不要讓它遷延成慢性氣道炎癥,這樣的話可能會一直咳嗽。康復早期,適當運動加上營養,更有利于康復。
他也提到,如果咳嗽伴有痰,每次都有很多痰,可能就不僅是上呼吸道炎癥,可能涉及到支氣管或者肺有問題。比如激發了肺炎,會咳出大量黃濃痰,或有其他問題,咳出不同的分泌物。這時建議要到醫院去看了,在專科醫生診斷下分析原因。
如果沒有基礎病,咯血咯出血絲,也是比較常見的。黏膜充血之后,本身就很容易出血,加上劇烈咳嗽,強烈的氣流會摩擦黏膜,可能會使黏膜損傷出血。如果咯出大量的血,尤其是鮮血很多,還要到醫院去及時就診。
眼下,馬上就是元旦和春節,不少康復的市民渴望回到原來正常的生活,尤其是假期,大家可能會聚會、娛樂、旅行,需要注意什么?
“康復早期,不建議大家過度飲酒、生活不規律。”鐘鳴解釋道,因為機體各方面狀態都沒有恢復得很好,過度飲酒、作息不規律,會導致身體機能進一步減弱,或受損機能得不到有效恢復。雖然在康復早期產生了抗體,同一個毒株短時間內二次感染概率不高,但冬天還有很多其他會導致感染的因素,比如說一些流感病毒或者其他會導致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或病原微生物,在這個狀態下,感染概率也會大大增加。
有網友問,二次感染的重癥率高不高?鐘鳴說,據多數文獻表明,二次感染的癥狀往往比第一次感染要輕。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大江東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