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當人類的歷史跨越一個新的千禧之年時,電子商務這股已經橫掃了整個世界的旋風,正在以更加灼熱的溫度點燃著人們的激情,無紙貿易、零庫存管理、足不出戶的網上模擬仿真購物、極低的交易成本,像一張張春花般的笑臉撩撥著每個人心底里潛在的萬丈豪情。
(資料圖)
2、作為21世紀引領性的產業(yè),電子商務已經得到了學術界和企業(yè)界的公認,尤其是對中國,相對于其他傳統(tǒng)產業(yè)中與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巨大差距,在電子商務的研究領域我們卻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3、面對著新的產業(yè)、新的科學,抓住這一難得的歷史發(fā)展機遇,以使我們在新的世紀里迎頭趕上,為企業(yè)和商家提供理論上的指導,應是電子商務研究者的必盡之責。
4、 眾所周知,國有企業(yè)改革一直是我國改革開放政策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始終是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熱點。
5、但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由于國有企業(yè)的制度性缺陷,以及委托代理層次過多,交易成本過高,故而中央作出了國有企業(yè)退出競爭性行業(yè)的戰(zhàn)略性調整。
6、而電子商務應用的最大價值即在于將金字塔式的管理結構扁平化。
7、同時,供應鏈的整合技術又在削弱職能部門個人利益最大化傾向,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委托和監(jiān)督成本。
8、而電子商務所帶來的供需雙方直接在網上的見面更是根除了長期以來一直困擾國有企業(yè)的回扣問題。
9、因而,電子商務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國有企業(yè)在交易成本上的制度性缺陷。
10、同時,考慮到我國的現實情況,就更有必要對這一問題進行更深一步的思考。
11、我國前些年經濟增長的主要帶動力量是第三產業(yè),其主體為中小型的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其生產要素的投入主要是資本和勞動力,其中又以后者為主。
12、但從國際角度來看,眾多西方發(fā)達國家在生產要素的投放上以知識投入為主,以已編碼的知識(codified knowledge)來轉移價值,以未編碼的知識來創(chuàng)造價值,增加產品的高附加值。
13、根據兩年前的資料,在西方發(fā)達國家其物耗已降到了僅占交易成本的40%以下。
14、我國加入wto后企業(yè)將由過去主要由高額關稅保護的御敵于國門之外的戰(zhàn)略,逐步轉向引進來,打出去,與國外航母式的企業(yè)進行面對面的競爭。
15、很顯然,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無法承載這一歷史重任,而國有企業(yè)物資技術設備先進,實力強大,退出競爭性行業(yè)這一獲利空間巨大的市場實為可惜。
16、尤其像我國這樣一個正處于轉型期的典型二元化的國家,國有企業(yè)應該也必須承擔吸納失業(yè)人口,迎接外來挑戰(zhàn)的歷史責任。
17、而采用電子商務所需的較大的前期投入也只有國有企業(yè)才能夠承擔。
18、也許電子商務的應用能夠為國有企業(yè)在競爭性行業(yè)中的生存和發(fā)展闖出一條新路。
19、本選題即基于以上思路展開。
20、 一、電子商務相關概念厘正及其成因分析 1996年12月,當時的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簽署了由19個政府機構參與起草的全球電子商務政策框架(也稱實施綱領),后經過半年的討論于1997年7月作為美國政府的正式文件。
21、正是在這份文件中第一次使用了電子商務這個詞匯。
22、在以后的國際論壇上,美國代表團以此文件為準則,與全世界各國商討有關全球電子商務的政策法規(guī)問題。
23、該文件從電子商務的發(fā)展戰(zhàn)略以及法律、稅收等方面談到如何促進電子商務的發(fā)展,以實現全球一體化。
24、 (一)電子商務的定義及其內涵與外延 關于電子商務的定義,目前有一定影響力的大約有17種,其內容大同小異,最具權威的歐洲委員會的定義是這樣的:“電子商務就是以電子方式進行商務交易,它以數據(包括文本、聲音和圖像)的電子處理和傳輸為基礎,包含了許多不同的活動(如商品服務的電子貿易、數字內容的在線傳輸、電子轉賬、商品拍賣、協(xié)作、在線資源利用、消費品營銷和售后服務)。
25、它涉及產品(消費品和工業(yè)品)和服務(信息服務、財務與法律服務);傳統(tǒng)活動(保健、教育)與新活動(虛擬商場)。
26、”截止目前,這個定義仍是站得住腳的,但考慮到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以及供應鏈技術的不斷完善,這個定義本身的不斷完善也是不可避免的。
27、 在此簡單地分析一下這個定義的核心和外延。
28、首先從通信的角度看,電子商務就是通過電話線、計算機網絡或其他方式實現的信息、產品/服務或結算款項的傳送;再從服務的角度看,電子商務是要滿足企業(yè)、消費者和管理者的愿望,如降低服務成本,同時改進商品的質量并提高服務實現的速度;而在考慮到在線的角度時,電子商務是指可以提供在互聯網和其他聯機服務上購買和銷售產品的能力;從業(yè)務流程上分析,電子商務是實現業(yè)務和工作流程自動化的技術應用〔1〕。
29、 (二)電子商務的成因 分析電子商務的成因須從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納德科斯(ronald coase)1937年所寫的有關交易成本的論文開始。
30、所謂交易成本是指買主和賣主收集信息和協(xié)商買賣交易時發(fā)生的全部成本的總和。
31、雖然中介費和銷售傭金也可能成為交易成本的一部分,但信息尋找和獲得成本還是成本的最重要組成部分。
32、交易成本另一重要組成部分是賣主為向買主供應產品或服務而支付的設備或人員投資。
33、透過交易成本的表層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大到一種社會制度的變遷(原始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小到一種經營組織形式的改變,其背后都有著降低交易成本這樣一支無形的手在指引著。
34、它一方面體現了對生產力的進一步釋放,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也自然就是社會總交易成本的降低。
35、電子商務的飛速發(fā)展和期間的幾次停滯甚至倒退其根本原因正在于此。
36、由于電子商務的國際化,它可以輕易地超越國境線對傳統(tǒng)商務的制約,參與到全球的競爭中去,從而引發(fā)了稅收、監(jiān)管以及不同的人文和宗教背景所帶來的軟環(huán)境的限制。
37、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增加了交易成本,從而使企業(yè)在相關技術等條件沒有取得突破之前的一定時期內,暫時放棄了電子商務而采用了傳統(tǒng)商務的模式。
38、然而,電子商務的前景畢竟是良好的,毋須對當前網絡經濟的困境過于悲觀〔2〕。
39、 還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關于經濟利益對于社會制度變遷的影響和作用,并非始自科斯,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司馬遷在他的史記《貨殖列傳》中就早已寫到“世人熙熙,皆為利來;世人攘攘,皆為利往”的名句。
40、 ````。
本文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