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民宿產業作為一種鄉村產業新業態,近年來已成為一些地區鄉村發展的新賽道和新熱點。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實施鄉村休閑旅游精品工程,推動鄉村民宿提質升級”,民宿產業加快提質升級有利于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
推進民宿產業化,首在提高農民收入。民宿是在農家樂的基礎上衍生而來,從品嘗農家菜發展到體驗農家生活,再到農家小院改造成精品民宿,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度假休閑娛樂選擇鄉村民宿。隨著民宿數量的擴大,民宿消費日益增加,“民宿經濟”形態內容愈加豐富。民宿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促使民宿與其有關的產業通過相互融合滲透,使得村民有來自不同產業發展帶來的收益,可實現家門口創業的夢想。推動鄉村民宿從零星發展、自主發展到規模成片開發、行業協會引領發展,以民宿消費帶動當地特色旅游資源、文化資源、生態資源及其他資源的產業化發掘利用,推動“民宿+鄉村旅游”“民宿+餐飲服務”“民宿+農業體驗”“民宿+非遺開發”等“民宿+”產業空間不斷擴大,農民成為“民宿+”節點上的建設者,使鄉村民宿成為鄉村產業興旺、農民增收致富的新動力。
推進民宿標準化,助推鄉村人居環境改善。伴隨著民宿市場的快速增長,民宿發展存在參差不齊、服務不優、環境不美等問題,制約了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已經出臺的國家標準《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等級劃分》,體現了鄉村振興、城鄉統籌、文旅融合、文化傳承、綠色發展等新理念,要求在保留鄉村原始特色的前提下,衛生、環境、舒適度等各方面不斷提升。對照標準推進民宿內外部環境等人居建設,因地制宜滿足游客的住宿和餐飲需求,為游客提供體驗當地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機會,推動游客深度體驗,形成民宿區域公共品牌,產生民宿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村莊整體人居環境。民宿標準化不是把民宿做成一個模子,而是要有個性化。推進民宿標準化建設,應當加強村莊基底的生態環境保護,讓游客望見“這山那水”。加強對承載著鄉村發展歷史和文化的人文景觀的保護,依托人文景觀打造鄉村旅游IP,產生IP吸引力,形成網紅民宿打卡地。
推進民宿文化,活躍鄉村文化。提升民宿產業的文化內涵,延伸產業鏈條,讓游客不僅有“看頭”,還有“說頭”,給鄉村旅游增添更多文化氣息。民宿產業的發展以不同于城市酒店的建筑來展示不同的審美情趣、文化精神,從而展示鄉村歷史文化。要挖掘傳承特色文化,把歷史遺跡、民風民俗、農事耕作、特色特產、文藝舞蹈等各種文化元素融合于民宿產業,彰顯個性和特色,通過吸引游客深度參與文化表演活動,讓每一位消費者有故事聽、有事情做、有活動體驗感,在民宿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傳承創新鄉村歷史文化。要推進鄉村文化與城市文化、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融合發展。民宿消費者來自城市,住宿少則幾天,多則十天半個月,發展民宿產業的鄉村成為城鄉融合發展區,各種文化在此碰撞交流融合,有助于推動鄉村文化繁榮發展。
推進民宿數字化,提升旅游品質。鄉村旅游成為旅游新風尚,吸引本地市民短期游。民宿與鄉村旅游相得益彰,網紅民宿吸引遠道而來的游客。數字化時代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種種機遇,民宿產業可借助數字技術、智能技術等變革傳統經營,形成新思路、新營銷、新運營模式。加強精品民宿對外宣傳,運用數字技術發布民宿信息,借助微博、抖音、小紅書等網絡平臺,不斷擴充民宿宣傳渠道。推動線上線下預訂服務,消費者在旅行類平臺、網絡社交、分享類平臺可以找尋想體驗的民宿。從民宿體驗看,不斷提升民宿住房的數字化水平、智能化水平,提供優質的智慧服務,推動民宿提質升級,能為游客帶來升級服務體驗,提升旅游品質,把游客留下來,形成數字民宿與鄉村旅游互促良性循環。
(蘇拓,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