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事項:
公司發布23 年中報,上半年實現收入350.86 億元,同比增長64.56%;實現歸母凈利潤41.22 億元,同比下降19.67%。其中Q2 單季度實現收入152.25億元,同比增長27.69%;實現歸母凈利潤11.14 億元,同比下降61.80%。
評論:
能源價格階段走低,公司盈利增速回落。23 年二季度以來,海外能源價格階段性走弱,Q2 布倫特原油/歐洲天然氣價格環比分別-5%/-35%,并帶動主要能源及化工品價格下跌。天然氣方面,公司以利潤為導向,不斷調整銷售策略,上半年實現天然氣產量3.09 億方,同比-20.52%,其中Q2 實現天然氣產量1.12億方,同比-42.76%,主要系新能源工廠20 天年度檢修影響產量以及齋桑油氣田輸氣量減少;實現天然氣銷量50.66 億方,同比+107.44%,其中Q2 實現銷量29.52 億方,同比+129.76%。煤炭方面,公司積極響應國家煤炭保供需求,確保優質產能穩定釋放,上半年實現原煤/提質煤產量分別1188.12/211.69 萬噸,同比分別+34.23%/+8.60%;實現煤炭銷量1613.98 萬噸,同比+38.24%,其中Q2 實現煤炭銷量729.61 萬噸,同比+25.75%。煤化工方面,受為期20天的年度檢修影響,主要煤化工產品產量同比有所下降,上半年甲醇/乙二醇/煤基油品/副產品產量同比分別-20.55%/-8.12%/-2.24%/-3.76%。上半年公司主要產品銷量保持穩健增長,然而價格下行壓力較大,利潤端有所承壓,23H1實現毛利率/凈利率分別18.76%/11.51%,同比分別-17.01/-12.36pct。
馬朗煤礦獲取批復,能源產業布局逐步進入收獲期。煤炭方面,目前公司馬朗煤礦采礦權已取得巴里坤縣、哈密市自然資源局“同意新立”的審查意見;已完成現場踏勘及環評報告的編制、完善等工作,并已取得國家能源局產能置換批復及全國投資項目統一項目代碼,公司在全國多地的市場布局將使得后續產能釋放得到更為高效的資源配置。天然氣方面,6#20 萬立方米儲罐已完成罐安裝工作,并于7 月底開始水壓試驗;2#泊位建設項目可研報告已編制完成,后續周轉及銷售規模有望持續提升。原油方面,齋桑油氣田稠油項目開發方案有序推進,已完成6 口新鉆井的地質設計資料及3 口井的工程設計和壓裂設計,原油配額已向國家商務部上報申請意見。公司在煤、氣、油相關產業布局正逐步進入收獲期,后續項目增量有望持續帶動公司業績增長。
新型能源轉型升級加速,未來高質量成長可期。公司基于自身產業鏈及新疆區位優勢,可實現碳資源的靈活運用,一期10 萬噸/年CCUS 示范項目已進入試運行階段并產出合格液態二氧化碳產品,300 萬噸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工作正加快推進;氫能示范項目EPC 合同及設備已簽訂、排產完畢,并將與相關領域優勢企業合資成立公司,在氫資源獲取、氫能產業開發、新能源開發及配套裝備制造方面進行深度合作,氫能產業落地有望加速。
投資建議:考慮到能源價格短期內仍或承壓,且下游需求復蘇較緩,我們下調公司23-25 年歸母凈利潤預測分別至79.41、94.87、120.27 億元,對應EPS 分別為1.21、1.44、1.83 元(此前預測分別為2.31、2.97、3.33 元),當前市值對應23-25 年PE 分別為5x、5x、4x。采用相對估值法,參考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估值,考慮到公司擁有明確的量增邏輯,兼具高股息、低估值的屬性,我們給予公司24 年6x 估值,對應目標價8.64 元,維持“強推”評級。
風險提示:能源價格大幅波動、地緣政治風險、產能建設進度不及預期、煤化工下游需求不及預期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