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夏瓜果香,蜜瓜成熟時。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收成鎮的溫室蜜瓜即將成熟,大棚內,蒸騰的熱氣給蜜瓜的成熟加了最后“一把火”,一個個渾圓飽滿、紋路清晰的蜜瓜掩映在藤葉間,看著誘人、聞著香甜。
民勤縣20萬畝蜜瓜豐收在望。馬愛彬攝
“現在是蜜瓜的膨大期,十分關鍵,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要注意合理肥水供給,將溫濕度保持合理區間。”7月2日上午,收成鎮宙和村蜜瓜大棚內溫度將近40攝氏度,正在指導的民勤縣農技中心高級農藝師常培林,臉上汗水不斷,上衣很快濕透。“我們推行‘技術人員到戶、良種良法到田、技術要領到人’的技術推廣方式,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技服務,并加大新品種、新機具的推廣應用,篩選出一批市場競爭力強,前景廣闊的蜜瓜名優品種打開市場,讓農民的土地產出效益最大化。”常培林說。
(資料圖)
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技術流”賦能蜜瓜產業強“芯”。連日來,眾多像常培林這樣的“科技顧問”活躍在民勤縣田間地頭。
“瓜果種植要提高效益,離不開規范化管理,強化科學種植,才能提升質量產量。”7月3日,民勤縣收成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干部湯露露正在天成村蜜瓜肥效試驗田內,測量蜜瓜的大小和莖粗,并與規模化種植的蜜瓜進行對比、分析。“我們聯手合作社建設了科技示范基地,為農民進行示范和培訓,以此為契機推廣有機蜜瓜種植和綠色栽培管理模式,從而進一步擴大有機蜜瓜的種植面積,提升‘民勤蜜瓜’的品牌效應。” 湯露露說。
民勤縣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為瓜農提供常態化、長效化技術指導。馬愛彬攝
在干旱、半干旱土地上發展規模農業,推廣核心農技、培訓農民正確操作農技是保障作物產量和質量的關鍵。為持續強化科技創新賦能優勢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民勤縣以“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為目標,不斷強化科技創新驅動,著力推進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運用,采取培育特色產業、推進科技項目、強化安全生產、普及科技培訓等方式,引導農民學科技、興科技、用科技,做活“農”字文章,以科技之“先”,促進糧安之“實”,為傳統農業向綠色有機轉型,向高層次高品質邁進,提供堅強的技術支持。
“農民最缺的是技術,只要擁有了科學技術,不愁產業發展不好。”民勤縣農技中心主任、農技推廣研究員常智善說,作為傳統農業大縣的民勤縣,地處騰格里沙漠邊緣,晝夜溫差大,污染少,極適宜瓜類作物生長,為推動蜜瓜產業的提檔升級,民勤縣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扎根一線、貼近群眾的工作優勢,通過大力開展農業關鍵技術科研攻關,集中突破農業發展技術“瓶頸”,通過“科技+服務”,深度賦能農業產業創新集群,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傳統蜜瓜產業注入科技動力。
同時,依托農業科技項目,充分發揮中國工程院吳明珠院士工作站、甘肅省農業科學研究院民勤綜合試驗站、民勤縣現代絲路寒旱農業研究中心及蜜瓜、蔬菜、林果、土肥、節水等農業科研所“產、學、研”功能,以農業科技創新驅動蜜瓜產業全產業鏈升級發展。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民勤蜜瓜種植已形成了良種培育、基地建設、標準化生產、市場營銷、品牌打造、質量追溯“六位一體”整體推進的產業格局,實現了規模和效益的“雙提升”。
據統計,2023年,民勤共選派科技特派員55名,組建科技特派員技術服務團10個,服務蜜瓜面積達20萬多畝。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