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潘福達
【資料圖】
“每次在公司最需要資金的時候,都有金融‘及時雨’助力,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北京恒潤安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公司創始人李建明和記者感慨。從去年5月至今,公司獲得了北京銀行發放的四筆貸款,最多的一筆高達1000萬元。
“專精特新”企業在初創期存在利潤波動大、研發投入高、輕資產、缺乏合格抵質押物等特點。在北京地區,銀行機構針對“專精特新”等科創型企業的融資難題推出多種融資產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明顯提高。
來到位于海淀西二旗區域的百旺弘祥文創園,北京恒潤安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科技企業在此辦公。李建明在電腦前指尖翻飛,忙碌著協調全國各地的分公司業務,即將動身前往位于山東的工廠出差。“抓住今年的黃金時間窗口拓展業務,我們就將站穩水利遙測終端及云平臺解決方案細分行業的第一名。”他自信滿滿。
時間撥回去年5月,當時的李建明憂心忡忡。受疫情影響,公司現金流吃緊,發展前景一片迷茫。沒有足夠的資金,人才引入、科技研發和市場拓展都將受限。連續創業的他深知,很多中小企業由于體量小、缺乏抵押物,融資是個難題,有時還需要走擔保程序,融資成本較高。然而一通來自銀行的電話,改變了他的想法。
“線上貸款、網銀提款、隨借隨還、線上審批。”電話那頭,北京銀行中關村分行上地支行客戶經理向企業推薦了“銀稅貸”產品。該行可基于對企業納稅信息等數據的挖掘和分析,向小微企業發放小額信用貸。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李建明通過APP操作,提供相關貸款資料,從申請到放款不到一周時間,就獲得了一筆信用貸款資金。“門檻降低了,辦理流程十分簡單便捷!”
去年7月和12月,李建明從北京銀行申請的“票易貸”和“認股權貸款”成功獲批,進一步獲得資金支持。在全國六地成立分支機構、招聘當地員工、對自有工廠進行生產線數字化改造……有了充足的資金后,公司發展步入快車道。
今年5月,他更是拿到了公司成立以來數額最大的一筆貸款——1000萬元。北京銀行面向“專精特新”企業推出“領航e貸”,最高貸款金額可達1000萬元,具有“專精特新”專屬、全流程線上化、無需擔保抵押、資金隨借隨還等特點。
金融“及時雨”澆灌下,公司發展結出碩果。李建明透露,公司今年將積極申請成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還將為上市做準備。
截至目前,北京銀行“領航e貸”貸款規模已超90億元,支持“專精特新”企業1300余家;截至2023年5月末,該行科創金融貸款規模超2300億元,累計為3.6萬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信貸資金超8500億元,服務超8000家“專精特新”企業。
據人行營管部數據,北京市貨幣信貸運行總體平穩,各項貸款平穩增長,其中企(事)業單位中長期貸款增速持續提升,有力支持實體經濟恢復向好。值得關注的是,本市信貸結構不斷優化,制造業貸款、普惠小微貸款保持高增長,對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資金支持力度持續加大。
據統計,3月末,本市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47%,比各項貸款增速高36.5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2.3%,比各項貸款增速高11.8個百分點;普惠小微貸款授信戶數為119.7萬戶,同比增長26.9%,比年初增加6萬戶。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