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健康中國
天津北方網訊:昨日從市衛生健康委獲悉,為進一步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滿足人民群眾中醫藥服務需求,我市最新制定了《天津市治療新冠病毒感染中藥協定方推薦方案》。
據介紹,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屬于中醫“疫”病范疇,新冠肺炎中醫病名為 “濕毒疫”,中醫證候特點為感染濕毒疫癘之氣,濕毒合邪,證候要素為濕、熱、毒、瘀、虛。“濕毒郁肺”為核心病機,兼夾發病是其臨床特征。在張伯禮院士指導下,我市中醫藥專家在《天津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防治方案(試行 第七版)》基礎上,根據我市氣候特點及臨床實踐,面向廣大城鄉基層醫療機構,針對新冠病毒感染者,制定了該中藥協定方推薦方案。
該中藥協定方推薦方案,主要分輕型及普通型新冠病毒感染者用方、重型新冠病毒感染者用方、新冠病毒感染轉陰后短期癥狀用藥三類予以推薦中藥協定方,均建議在中醫醫師指導下使用。
輕型及普通型新冠病毒感染者用方,包括臨床表現為鼻塞不暢、輕咳少涕、無汗不渴等風寒束表證,推薦處方包含荊芥穗、防風、葛根、射干等;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痰少、憋悶氣促等濕毒郁肺證,推薦處方包含麻黃、炒苦杏仁、生石膏、薏苡仁等;臨床表現為惡風、發熱、肌肉酸痛等疫毒夾燥證,推薦處方包含沙參、百合、桑葉、杏仁等。
重型新冠病毒感染者用方,包括臨床表現為身熱不退、咳嗽氣促、動則喘息等疫毒壅肺證,推薦處方包含魚腥草、虎杖、生麻黃、杏仁等;臨床表現為高熱煩躁、渴飲干嘔、頭痛如劈等熱毒熾盛證,推薦處方包含生地黃、羚羊角粉、赤芍、玄參等。
新冠病毒感染轉陰后短期癥狀用藥,針對氣陰兩虛、脾虛失運、余邪未清等證候特征,動后氣短、倦怠乏力、干咳少痰等臨床表現,基本方藥推薦處方為清金益氣方,藥物組成包含人參、麥冬、五味子、茯苓等。同時,對咳嗽咯痰癥狀明顯、失眠癥狀明顯、心悸癥狀明顯、嗅味覺減退明顯、腦霧癥狀明顯,推薦方藥及中成藥進行中藥對癥治療,并推薦針灸穴位。(津云新聞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