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從來就沒有一個字,能像“年”一樣,讓我們期待著它的“魔力”,能像徹徹底底的“分水嶺”一般,將生活中的些許不如意嚴嚴實實地阻擋在外,邁過去,就是神清氣爽,就是萬象更新!
今天是北方的小年,先代表全體津云小編跟大家說一聲:拜年了,愿您在新的一年里闔家安康!
(相關資料圖)
時光的針腳,匆匆不停。到了這個節點,今年大家伙聊得最多的兩個詞可能就是“家”和“安康”。近來津城有點小堵車,親朋好友在這樣的周末想聚聚,卻發現餐廳的訂桌是那叫一個難——這一方面是迅速聚集的“煙火氣”,一方面是撲面而來的“年味兒”。而蕩漾在這交杯換盞“煙火年味”氣息里的,就是“家”,是“安康”,是耐人咀嚼、“幸福”的味道……與這幾天的小小寒潮無關,你們安好,津城就是“晴天”!
而此時此刻,在心中涌動、不吐不快的一句話更是:新年將至,讓我們抬頭向前——這樣的天津,值得期待!
“天開”不單是“天大南開”,更要“把天捅開”!
為什么說天津的明天值得期待?“信心”從何而來?在我們“著力提高發展質量與效益”的“戰略定力”,也在我們勇毅前行,雙戰雙贏拼出的“逐季向好”成績單;在疫情“乙類乙管”后的店鋪工廠、大街小巷,更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字里行間……
報告中,引起津云眾多讀者高度關注留言互動,也是很多代表委員熱議的——就有“天開高教科技園”。一位在高校工作的政協委員在認真聆聽報告、學習報告后,興奮地給記者打電話:“對。天開天開,不單是天大和南開,更是要把創新的天空捅一個口子、徹底打開!”
日前啟用的天津大學科技園(津南)
的確,作為一個生活在南開區的南開人,這些年真心關注“天大南開”在全國高校的地位變化,也真心關注著南開區的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天南大旁邊、白堤路另一側發展得怎么樣了?曾經人聲鼎沸的“鞍山西道”如何重塑輝煌?我們沒有在上一波浪潮中涌現“小米”“京東”,能不能在這一次崛起時,涌現更多的“康希諾”“一飛智控”?乃至,我們能不能在10多年、20年之后,指著某一片高樓林立、“獨角獸雛鷹瞪羚”琳瑯滿目的園區,自豪地跟我們的孩子們講起那個“把天捅開”的創新故事?
康希諾生物
“習慣了說我們工業底子好工業門類全、我們高教資源豐富,但怎么讓要素配置流動到一起去,真正形成合力?這次,看到了報告中的表述,又聽了領導的具體表述,就像發現了新大陸。以前也知道要更上一層樓,但是總感覺是缺少樓梯,你光靠找石頭搬磚墊腳,啥時候壘得到二樓啊?現在突然發現樓上原來還垂下來了一根繩子——這還是咱自己有的繩子,只要胳膊粗,練兩把,手腳并用,拽著繩子咱就真能上去。那心態可就不一樣了,擼起袖子上吧!”致電記者的政協委員滔滔不絕,想大干一場的豪邁溢于言表。
越難越開!把天捅開!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故事里,不能缺少天津人中流擊水的剪影——只有如此,未來再介紹“天開”時才能加上一層新的注釋:“創新驅動,讓天津人笑逐顏開!”
“已經錨定的”與“奮楫爭先的”
“實,很多目標都寫得明明白白。”在談到《政府工作報告》時,不少代表委員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突破1萬億元”“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1.5萬家”“天津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2500萬標準箱”“市場主體達到230萬家、上市企業超過140家”“到2027年工業總產值突破3萬億元”“新增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0家”“帶動全市技術市場交易額突破1700億元”……類似這樣“實打實”的表述,報告中還有不少。這種“自加壓力、錨定目標”的表述,讓人看得“過癮”,更能感受到“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勇氣與決心。“犯其至難而圖其致遠”,凝聚共識,我們齊心奔赴。
給更多基層代表委員帶來沖擊的,可能還有對幾個區“經濟目標”的“明牌督戰”。“到2027年,濱海新區經濟總量力爭達到9000億元左右”,“到2027年河西區經濟總量達到1300億元以上,西青區、武清區率先達到1000億元,北辰區、和平區力爭達到1000億元”!這是那些“已經錨定的”!更多為“奮楫爭先”的——“推動其他各區揚長避短、奮力爭先……深挖潛力、加快發展,以精彩的局部支撐壯觀的全局。”
報告出爐后,記者分別跟這些“明牌督戰”的區域和“婉約勉勵”的區域的代表委員都有交流,反饋是,鞭打快馬,對那些奮起直追者更是無言的督促。“居民們會問,那我們區的目標是多少?每一聲可能的疑問都會是沉甸甸的責任,敢不努力?”千帆競發,萬馬奔騰。
中央倡導四“敢”,咱天津人“敢不敢”?
“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2022年12月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到“四敢”,向全國、全社會釋放了“拼經濟”的鮮明信號。面對創新發展的一江春潮,如何“敢為敢闖敢干敢創”,如何讓全社會創造財富的活力涌動成奔流、澎湃成激流,已經成為全國上下熱議的話題。
咱天津人,又有啥不敢?
從自貿試驗區“38項試點經驗和實踐案例在全國復制推廣”,到飛機租賃突破層層“想象不到的困難”,“穩居全球第二”;從“自主可控的信創產業鏈初步形成”到“加快打造中國信創谷”“加快打造京津冀特色細胞谷”“加快打造生物智造谷”“支持海工裝備集聚區申報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從“港口發展”到“打造世界級港口城市”,“構建港口全要素產業鏈”;從南開西青津南共同打造的“天開高教科技園”,到河西區“數字經濟主題園區”、西青區“集成電路產業園”、武清區“京津產業新城核心區”、北辰區“京津醫藥谷”,再到和平區“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標志區”……
我們有理由相信,2023年“敢打敢拼”的天津故事,一定比“4%”這個單一量化的數字目標更精彩。
你就是“煙火”,你就是“英才”
最后想說,也給你們拜年了,所有“新天津人”。過完年,天津歡迎你首次到訪,也歡迎你再度歸來!
九河下梢,注定了這是一座融合的城市;多劇種繁榮,注定了從古至今的包容;“挨棟動、不挨凍”詮釋著你深入骨髓的達觀;連年的世界智能大會、夏季達沃斯,以及茱莉亞音樂學院的樂章,都在奏響開放的強音……天津歡迎你!
拜年了,愿所有關注天津的人闔家安康,更愿你在新的一年有創新驅動、“把天捅開”的干勁與豪情!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讓我們一起加油,全身心投入到“十項行動”,把宏偉藍圖細化為“施工圖”、轉化成“實景圖”。共飲海河水,你就是“煙火”,你就是“英才”!
(津云評論員 駟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