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魏無真(阿魏無真出自什么地方),一起來了解下吧。
“黃芩無假,阿魏無真”是一句諺語,意思是黃芩沒假的,阿魏沒真的。這句話出自明代的李時珍《本草綱目》。《本草綱目》52卷。這本書是以“目隨綱舉”的體例寫成的,故以“綱目”名書。在《證類本草》的基礎上變革,前言相當于總論,描述本草綱目和藥性理論的重要著作。第一卷“歷代諸家本草”,介紹了明代以前的主要本草41種。次輯錄明代以前有關藥物氣味陰陽、五味宜忌、標本陰陽、盛衰、補瀉、引經據典、明代以前各種藥物禁忌的論述。其中的觀點主要是金元時期的觀點。第3-4卷為“百病主治藥”,沿用了《證類本草》“百病通用藥物”的舊例,以病原為綱列出了適應癥的名稱和主要作用,相當于一本臨床用藥手冊。
后《增廣賢文》也有“阿魏無真”一句,《增廣賢文》成書于明代。一經出版,便風靡全國,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增廣賢文》對后世影響很大。人們稱之為“讀了《增廣賢文》會說話,讀了《幼學》走天下”。《增廣賢文》以韻文的形式,從古書典籍中精選整理出名言名句,涵蓋了禮儀道德、規章制度、景物典故、天文地理等方方面面。幾乎涵蓋了一切。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在家不會迎賓客,出門方知少故人。黃金無假,阿魏無真。客來主不顧,應恐是癡人。
上段話首句和末句好理解,大意是:你在家的時不以禮待客,出了遠門才知道少人相助。賓客臨門,主人不理不睬,該不會是個癡呆之人。問題夾在“黃金無假,阿魏無真”究竟何意?阿魏說的是一種從死人的棺材蓋上長出來的真菌,它的根在死人的嘴里,死人必須在死前一定吸過鴉片。據說阿魏能治很多病,是靈丹妙藥,但是非常稀有難求,大部分人都沒見過。因此,古代藥店里的大部分阿魏都是假的。所以古人感嘆:‘黃芩無假,阿魏無真’。
其實阿魏是多年生一次性開花植物,阿魏膠有藥用價值,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和胃病的良藥,在民族醫藥中應用廣泛。早在唐代,醫書中就有阿魏的記載,歷代醫書中也記載了阿魏的藥用價值。在新疆解放前,阿魏不為世人所知。國內藥房使用的阿魏膠全部是1958年從伊朗和阿富汗進口的,人們發現阿魏,有20種中藥材新疆藥典中有兩種藥:新疆阿魏和阜康阿魏。
關鍵詞: 阿魏無真 阿魏無真出自什么地方 阿魏指的是什么 黃芩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