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剛剛教大家如何協助失能老人穿脫開襟上衣時,有老人家屬問,套頭上衣怎么辦?我一步步給大家演示……”昨天,紅橋區咸陽北路街開源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變身”課堂,來自本市專業護理機構的護理人員王春霞,正向居住在社區的30余位老人親屬傳授臥床老人日常護理方法和經驗。通過這場名為“關愛失能老人,愛心送‘護’上門”敬老助老活動,老人家屬不僅學到穿脫衣、拍背排痰、整理床鋪、預防褥瘡等專業護理方法,更知曉很多注意事項,家庭照護能力的提升“立竿見影”。
記者從市民政局了解到,作為本市今年20項民心工程的子項,天津將培訓失能老人家庭照護者1000人,目前相關培訓工作已全面啟動。
都知道照料臥床,特別是長期臥床的老人是件多么難的事兒。在天津,居家失能老人超過14萬,雖說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等開到“家門口”,但大多數照顧老人日常起居的“護理員”還是其家屬。不過,家屬們畢竟不是專業護理人員,護理知識、手法上難免不夠專業。怎么辦?在大力發展養老服務機構及長護險定點護理機構的同時,本市拿出120萬元財政資金,由市民政局牽頭,采取公益創投項目方式,招募10家公益性社會服務組織、護理培訓學校走進社區,把失能老人家屬培養成“照護能手”。
王春霞不僅以“臥床老人的日常護理”為題,將老年人日常起居和心理、生理狀況的變化等知識告訴接受培訓的家屬,還向大家介紹了長護險政策。隨后還在社區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走進多位居民家中,了解轄區臥床老人身體狀況,現場指導照料家屬科學規范照顧老人的正確方法。87歲的社區居民李淑芳因行動不便,長期無法下樓,一直由兒子何春起悉心照顧?!捌綍r照顧不得要領,時常會弄得我腰酸背痛,我媽也不舒服。聽了專業護理老師講解,學到了很多實用的護理知識,也知道以后如何照顧老人,收獲特別大!”何春起說。看到活動效果不錯,咸陽北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開源社區居委會主任宋菲菲告訴記者:“我們將繼續積極引入社會力量,把培訓活動從一個社區逐步推廣到全街,讓更多老人和家屬獲益,努力改善老年人生活質量,不斷增強老年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津云新聞編輯付勇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