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產業要迭代升級。活力激揚的發展場景,正是民營企業大顯身手的廣闊舞臺。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離不開民營企業在自主創新上的不斷進取;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有賴于一個個經營主體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延伸;點旺城市的“煙火氣”,要依靠“小店經濟”“夜間經濟”滲入到城市生活的“毛細血管”……可以說,高質量發展的廣闊天地里,處處蘊含著“大有作為”的機遇。而民營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成長,對市場需求高度敏感,善于快速反應、肯于拼搏競進,這些都是把握機遇、大展拳腳的必要元素,是企業發展壯大的潛力所在。誰能充分發揮這些潛力,誰就拿到新賽道的“入場券”,把企業做大做強,為高質量發展添薪續力。
無論想在哪一個領域大顯身手,都需要企業聚焦主業、集中精力。明代的《郁離子》記載過一個故事:楚王去打獵,看見鹿在左側奔跑,他想射,又看見麋在右邊奔跑,也想射,最后不知道射什么好。神箭手養由基告訴他,把一片葉子放在百步之外,我能射中,但放上十片葉子,就不敢保證了。從中可以看出,唯有保持專注,才能練就精深功夫。就拿那些“單項冠軍”企業來說,多是在相關領域深耕多年。如果沒有股鍥而不舍的定力與精益求精的精神,又何談技術的突破、產品的迭代、市場的拓展?“以實現我國集成電路裝備自主可控為己任,帶動產業鏈協同發展,加快高端智能裝備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構建生態圈,推動信息技術類企業專業化整合。”……上周召開的天津市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發言企業家暢談未來發展時,都道出了自身明確的“主戰場”。科學研判市場所需,精準定位發展方向,一門心思深入探索,既是鑄就“硬核”實力的起點,也是始終保持競爭力的遵循。
民營企業大顯身手,離不開經濟發展環境的有力支撐。降低融資的要素成本,提供更多“馬上辦、一次辦”的高效服務,不斷提高政策含金量、含新量……直面企業所思所盼,持續優化法治環境、市場環境、政務環境、政策環境、社會環境,各級各部門既要“敢為”,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大力支持企業大膽發展、創新發展,也要“善為”,拿出妙招、實招解難題、辦實事。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把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結合起來,著力培育尊商、親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環境,讓企業沒有后顧之憂,心無旁騖、底氣十足地謀發展。(津云新聞編輯鄧坤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