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23日)是人民海軍成立74周年紀念日。近年來,隨著新域新質力量陸續入列,新型戰艦的航跡不斷延伸,遠海防衛作戰裝備力量體系發展步伐不斷加快,人民海軍在承載著無限期待的藍色海洋上,不懼強敵對手,直面困難挑戰,全力推進多樣化綜合作戰能力大幅躍升。
前不久,人民海軍又一艘國產萬噸大驅遵義艦與延安艦、焦作艦、湛江艦、荊門艦在南海某海域開展編隊實戰化訓練。在多模塊同步分練中,就主炮對海應用射擊、艦機協同聯合搜救、副炮對空等科目進行專攻精練。作為航母編隊最強“帶刀侍衛”,遵義艦與其他同型艦艇一樣,將為航母編隊遠程防空、近程反導、區域反潛能力建設提升到新的高度。
海軍遵義艦某部門政委 葉海波:專門為配屬航母而生的,被譽為航母的“帶刀侍衛”。那么為什么這樣稱呼?是因為055型艦整體來講探測距離非常遠,攜帶導彈的數量也非常多,攻擊距離也非常遠,能夠給航母提供非常好的遠距離防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十年間,以遵義艦為代表的國產新一代戰艦密集下水,加速形成戰斗力,也為航母編隊體系作戰能力的形成按下了“快進鍵”。國產新一代戰艦馳騁遠海大洋,以第四代裝備為引領、第三代裝備為主體的人民海軍現代化裝備體系正在形成。
浙江舟山某軍港,海軍安陽艦準備解纜起航,赴東海某海域執行戰備巡航任務,會議室內任務前的動員大會正在進行。艦長結合任務要求、當前形勢,做出發前動員部署。
面對挑戰,唯有以強制勝。如今,在南海、在東海、在臺海,一艘艘軍艦不舍晝夜巡航,一架架戰機來回不斷巡邏,為的是守衛祖國海空的安寧、萬家燈火的團圓。
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兩架殲擊機接力出動、戰斗起飛,迅速奔赴南海某空域執行跟蹤監視外機任務。考慮到當天任務空域水文和氣象條件,機組時刻注意儀表盤上高度和速度等各項參數,幾次較大幅度改變飛行姿態,穿云破霧,確保目標在我方監視范圍之內。面對抵近的外機,他們穩妥處置,始終保持有利位置,直至外機飛離。
海軍航空兵某旅大隊長 張磊:作為飛行員,我們時刻枕戈待旦、聞令而動。海空是我們的舞臺,更是我們的戰場,面對強敵,我們赤膽忠誠、勇往直前、逢敵亮劍、敢打必勝,誓死守護祖國主權和海空安寧。
面對外國艦機挑釁,有時甚至開啟火控雷達照射。主權面前,海軍官兵針鋒相對,決不允許任何肆意妄為。如今,海軍艦艇出島鏈訓練已成常態,航母編隊體系化訓練持續推進,三大戰區海軍艦機定期礪兵大洋,創下參演兵力最多、訓練要素最齊全、攻防難度最大等多項紀錄。南海某海域,海軍山東艦破浪前行,海面上留下一道道白色航跡。飛行甲板上,“戰鷹”整齊布列,飛行保障人員正在為放飛“戰鷹”做最后的檢查。
隨著全艦廣播發出指令,起飛助理宋志浩帶領自己的放飛小組奔赴戰位,檢查偏流板、止動輪擋,飛行員駕駛艦載機滑躍升空,奔赴指定空域作戰。在隨后的幾天里,伴隨著全艦指令的下達,宋志浩帶著放飛小組連續作戰,最終圓滿完成了滿負荷放飛殲-15飛機的保障。
海軍山東艦助理員 宋志浩:作為航空母艦上的飛行保障人員,我們要瞄準未來高端海戰要求,不斷同時間賽跑,不斷同精度較量,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突破我們的最大飛行保障能力,而且還要不斷優化、改進,從而提升我們的打贏能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