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重則可能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因睡眠呼吸暫停引發心梗或腦梗的情況不在少數。(網絡圖片)
2023年3月以來,50歲的市民劉女士學會了通過手機軟件監測睡眠。連續監測兩天后,她覺得不踏實了:“我是不是患上了睡眠障礙?該咋辦啊?”記者就此采訪了洛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科主任岳莉莉。
【資料圖】
睡一夜,竟有一半時間在打鼾
劉女士知道自己睡覺時偶爾會打鼾,但一直沒當回事。前不久,兒子給她的手機安裝了睡眠監測軟件,出于好奇,她連續兩天用該軟件監測自己的睡眠質量,監測結果讓劉女士感到不安。
第一晚,軟件監測結果顯示,打鼾時長為4小時39分鐘,鼾聲最大分貝為89,呼吸阻塞頻率竟多達每小時4次,累計阻塞時長8分鐘。第二天的監測結果差異不大。
“睡一夜竟有一半時間在打鼾,怪不得我白天總覺得困。”劉女士困惑,“這睡眠監測軟件靠譜嗎?我是不是患上了睡眠障礙?”
手機軟件監測僅供參考
“手機軟件的睡眠監測結果,僅供參考。”岳莉莉說,“有些手機軟件只能通過聲音,即兩次呼吸之間的時間間隔來測量打鼾的頻次和時長,就睡眠呼吸暫停來說,臨床上主要通過口鼻氣流、胸腹部運動等來判斷,而不是僅憑打鼾的聲音。”
岳莉莉解釋,劉女士所擔心的睡眠問題,在醫學上叫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而要診斷是否患有該病,需通過多導睡眠監測,即對人處于睡眠狀態時的腦電、心電、口鼻氣流、指脈氧、胸腹式呼吸狀況等進行監測,根據監測數據做出綜合評估。
“臨床上診斷睡眠呼吸暫停,主要通過多導睡眠監測計算出的睡眠紊亂指數來診斷和分級。”岳莉莉說,“睡眠呼吸暫停一般有阻塞性和中樞性兩種原因,阻塞性即上氣道受阻,而中樞性的睡眠障礙則是中樞性疾病導致。這些是手機軟件無法監測到的。”
打鼾可能遺傳,這些人群要注意
手機軟件監測睡眠有意義嗎?岳莉莉說,“對于正在治療中的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可通過手機軟件監測的鼾聲,來初步判斷治療效果,尤其是氣道受阻型患者,對于評估術后治療效果,是否復發等,有一定意義。”
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睡眠呼吸暫停呢?“需要的話,可到醫院做多導睡眠監測。”岳莉莉說。
岳莉莉還說:“打鼾重則可能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因睡眠呼吸暫停引發心梗或腦梗的情況不在少數。長期低氧還會影響內分泌,導致代謝性疾病等。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睡覺打鼾,一定要引起重視,以免發展下去孩子大腦發育受到影響。”
“輕癥通過生活方式調整即可改善,中重度患者可通過使用便攜式呼吸機或手術等醫療方式干預。”岳莉莉提醒,“這個病有一定的遺傳性,上氣道狹窄的人群更容易打鼾,肥胖、飲酒等也會加重病情。”(裴冉冉 艾金寶 沈箬文)
統籌:劉書芝 編輯:樊無敵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