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大降價的浪潮仍然奔涌,消費者卻對另一件發酵已久的事情爭論不休。
近日,有關“綠色車牌或在兩年內取消”的話題登上熱搜。引發話題的原因源自乘聯會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了合并藍牌、綠牌的建議,并且預計未來兩年就將成為現實。如此一來,新能源汽車可能將告別免限購、免限行、免停車費等優惠措施,逐漸與燃油車“同車同權”。
(資料圖)
在沒有了綠牌加持的情況下,新能源車還香嗎?
圖源 網絡
“同車同權”?網友爭議不斷
2023年2月底,乘聯會表示,已經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了藍牌、綠牌合并的建議,“如今新能源汽車徹底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在適用交通法規方面,已經沒有異于傳統汽車的理由,所以才會提出合并牌照的建議。”
自提議發出以來,網友們迅速分成兩大“陣營”,一時之間,輿論沸騰。
圖源 網絡
“購買新能源車的初衷就是為了節約購車成本,享受不少政策紅利。”“其實比起燃油車,取消綠牌、褪去政策光環的新能源車并不是省錢省心的最好選擇。”……盡管提議并未最終落實,但仍有不少網友擔心取消綠牌之后,買新能源汽車也要繳納購置稅、交養路費,并且會加入到尾號限行的大軍之中,用車體驗大打折扣。
也有不少網友舉手贊成,認為現在新能源車享受著各種優惠,對于燃油車來說并不公平,“同車同權”有助于營造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公平競爭環境,有利于產業健康發展。“支持合并,新能源車優待早該結束。”“大家都是四個輪子組成的汽車,憑什么新能源車就可以高人一等?”……
值得一提的是,關于取消“綠牌”的提議并非首次。去年12月,中國城市交通協會就曾建議將新能源汽車專用綠牌取消,讓所有車輛統一使用藍色標識牌,同時新增標識新能源車的統一字母前綴。
取消綠牌,是讓市場的回歸市場
新能源汽車綠牌制度是2016年4月推出,目的是和傳統燃油車做出區分,同時全國各地都出臺了多項利好政策。
如上海推行之初,購買新能源車不僅能享受國家補貼政策,還會免費發放綠色滬牌。這讓不少觀望者心動不已,“在上海購買燃油車,動輒就要花費十幾萬才能拿下牌照,對比之下,我最終選擇購買了新能源汽車。”在上海居住的朱先生說。
不止是上海,鄭州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也離不開一系列政策支持,包括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以舊換新購車補貼、增加增量指標配置額度等。
鄭州一家4S店的經理表示,新能源汽車是在補貼政策和綠牌中成長起來的,相比于燃油車的購置稅、牌照稅、養路費等各項費用,電車的免購置稅、鄭州地區不限行等,算是顯而易見的優勢,這些也是不少消費者選擇購買的主要原因。
數據顯示,目前國內2022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已經超過650萬輛,新能源滲透率達到了27.6%。
隨著新能源車占據市場的份額逐漸上升,燃油車銷量受到不小沖擊。2022年燃油車零售銷量同比減少230.2萬輛,新能源凈增268.7萬輛,2023年1月燃油車銷量同比下降44.8%,也是接近腰斬。
通過兩個數據的對比可以發現,新能源政策的扶持使燃油車市場的份額被進一步壓縮,這讓不少消費者開始呼吁“同車同權”。“新能源綠牌合并,恰恰是讓市場的回歸市場,新能源汽車不能過度依賴補貼吃紅利,要打造新能源市場的自我造血與盈利能力。”河南省汽車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金保說,從市場來講,只有新能源與燃油車雙方陣營競爭的更加公平,才能使雙方在壓力下,持續提升自己的產品競爭力,
油價下調、汽車降價,燃油車動作頻頻
一直以來,綠牌與藍牌代表著政策優待、價格補貼以及出行不限號等待遇的不同,在沒有了綠牌的加持后,不少消費者將目光重新投向燃油車。
“當初就是沖著綠牌才去買的新能源車,一旦綠牌取消,同車同權,我可能會考慮燃油車。”鄭州市民王女士說。
圖源 網絡
隨著新能源政策的持續減弱,燃油車最近也是動作頻頻,不久前,記者探訪鄭州本地多家汽車4S店發現,不少門店推出促銷活動,以此拉動客流量。
“奔馳A系和奔馳C系降價幅度最大,其中A 200L指導價25.38萬,優惠過后價格還不到18萬。而備受年輕人喜歡的C 200L運動版降價達7萬元。”奔馳汽車銷售人員向記者介紹,從政府購車補貼延期以來,購車客戶明顯增多,比較受歡迎的C 200L只剩4臺現車。
不止如此,近日油價下調也是沖擊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因素之一,據了解,3月28日,在本輪油價計價的前7個工作日,油價大跌縮水達到180元/噸,按照目前原油變化率進行調價,預計,國內普通汽柴油價格下跌幅度在0.27-0.33元/升。在電動車持續增長的情況下,一升一降,電動車的電價相對燃油車油價的優勢可能也會被進一步削弱。
對此李金保表示,在整個市場內,燃油車依然占領主要份額,雖然綠牌取消和油價下調會對新能源汽車市場造成沖擊,但雙方是一個長期共存的關系,在未來,新能源汽車可能會更多在公共領域出現,兩者在相互學習中不斷競爭、不斷適應市場,同時服務好消費者,才是汽車行業良性發展的主要基調。
統籌:趙柳影 編輯:王艷明 版權聲明本稿件為獨家原創,版權為鄭州報業集團有限公司(正觀新聞)所有,轉載或者引用請注明來源及作者,如有違反,依法保留追究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