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合理利用網絡,提高青少年的網絡安全意識變得日益重要。在日常上網時青少年群體又該注意些什么呢?收下這份青少年網絡安全小提示,一起健康“網上沖浪”!
學會分辨
網絡世界不都是“真的”
(資料圖)
自覺抵制不良網站,不訪問包含黃色、暴力等不良信息的網站。對于網站意外彈出的下載文件或安裝插件等請求不點不看,及時關閉,如碰到更大的問題及時詢問家長及老師。不輕信網站、微信群等如“幸運中獎”“紅包返現”等信息,更不要輕易向陌生人賬戶匯款。不點擊網課、聊天工具、短信等中的不明鏈接。
學會自我保護
個人隱私信息發布須謹慎
不在交談或個人資料中輕易泄露真實姓名、生日、身份證號碼、學校、家庭住址和經濟條件等身份信息;遇到言論低俗的網友可以直接刪除或舉報,保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當遇到他人侵犯、威脅時,及時向家人、學校、公安機關幫助。
警惕詐騙
網絡交易要三思
免費充值游戲幣、低價銷售游戲裝備等需要匯款前要三思;領取代金券、轉發紅包等需要填寫手機號、支付密碼等個人信息時要謹慎填寫;不要同意給他人共享屏幕,這是校園網貸、電信詐騙的常見手段。
謹慎交友
不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不要隨便加入“福利群”“粉絲群”,遇到不明的好友請求千萬謹慎,可能是騙子的化身;切勿被所謂“好友”引導,轉借銀行卡、高薪兼職、幫忙刷單等是危險行為,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罪犯幫兇,誤入犯罪歧途。
提防山寨App
認準正規官方渠道
海量App中可能暗藏“地雷”,通過官方途徑獲取下載,避免通過不明鏈接、掃描二維碼等非正規渠道下載;遇到名稱相似或圖標相近的軟件,擦亮眼睛辨別,提防欺騙。
抵制網絡暴力
不做謠言傳播者
文明上網,理性發聲。網絡社會和現實社會同樣要遵守一定的規則,也要對一些可能造成傷害的行為進行防范。避免不明真相的跟風,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不助長謠言傳播,發現謠言積極舉報,維護良好的網絡環境。
謹防網絡沉迷
科學有度更健康
短視頻、直播、社交 App 、游戲等容易造成網絡沉迷,青少年有時缺乏自制力,應選擇青少年模式瀏覽,合理規劃上網時間。平時多參加戶外活動,積極參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融入現實人際交往,度過充實、愉快、健康的少年時代。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全國少工委)
統籌:劉書芝 編輯:李冬生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