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克圖條約(清朝的恰克圖條約是和誰簽訂的),一起來了解下吧。
恰克圖條約,清朝初年,俄國人越過烏拉爾山, 成為中國的新鄰居。邊界爭端導致1689年《尼布楚條約》,劃定了俄中的東段邊界,但中段和西段沒有劃定。而駕鶴西去的康熙將這一新任務,就交給了他的兒子雍正帝胤禛。
尼布楚條約劃定了俄中的東部邊界,中俄中段邊界待定。俄國經常派兵侵占中國領土。
清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停止中俄貿易。俄國為了保住這一財源,不得不在雍正二年派出談判代表。雍正四年冬,俄國使團抵達北京,清廷派查弼納等為代表。經過6個月的談判,雙方達成了10項原則協議。
接著,兩國使團前往邊界上布拉河畔,在中方退讓的情況下,按俄方提出的劃界方案達成協議。雍正五年八月三十一日簽訂《布連斯奇界約》。該條約規定了中段邊界,在中間建立一個界碑,以南屬于中國,以北屬于俄國。
雍正六年六月二十五日,中和俄的全權代表于雍正四年(1726年)在恰克圖正式簽署了兩國政治、經濟、宗教總協定《恰克圖條約》,雍正帝原派隆科多, 策凌, 圖里琛等人與俄國人會談,因為隆科多熟悉俄羅斯事務。隆科多按《尼布楚條約》提出了一個邊界方案,以安加拉河為界,安加拉河以南歸中國,貝加爾湖以東地區也歸中國。
對此不能接受的俄代表俄要求撤換隆科多,策凌和圖里琛也對他不滿。所以雍正沒等和談結束,就讓隆科多回京。新的代表察畢那, 特占忒和圖理琛的政府不像隆科多那樣熟悉邊界,他們直接把貝加爾湖西部和唐努烏梁海北伊聶謝河上游的大片領土劃入俄國。可謂是愚蠢。
在貿易方面,北京貿易仍在繼續。俄商人每三年來北京一次,人數不得超過200人。中國不收稅。與此同時,俄商人被允許在兩國邊境進行零星貿易,在恰克圖和尼布楚附近開設了兩個貿易市場,為中俄恰克互市提供了基礎
在宗教方面,允許在北京建立一座俄國教堂,允許派遣三名傳教士,除原住北京的東正教士一人外,接受六名俄國學生前往京在滿洲和漢文,東正牧師在中國的居留權從此得到規定。
該條約對中俄之間的貿易產生了重要影響,在中俄邊界的互市局面逐漸形成,恰克圖成為中的核心市場。
在乾隆帝實體,清廷于1762年、1778年和1785年停止了與恰克圖的貿易,因為俄國沒有遵守《恰克圖條約》規定,侵犯了中國的利益。
關鍵詞: 恰克圖條約 清朝的恰克圖條約是和誰簽訂的 恰克圖條約的內容 恰克圖條約割讓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