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收費運營始于1971年,當時的門票是3分錢。
(資料圖)
五十余年歲月變遷,現在的門票是80元。
2021年,樂山大佛景區的觀光游覽車和攤位的經營權,整體轉讓,經營期限為30年。
門票還會再漲嗎?
樂山大佛,開鑿于唐代開元盛世,當時為什么要雕琢樂山大佛呢?
樂山大佛所在的位置,地處三江匯流處,發源于四川省阿壩州松潘縣岷山南麓的岷江自北而來,發源于青海省玉樹州阿尼瑪卿山脈果洛山南麓的大渡河與青衣江相匯后,從西而來與岷江相匯。
三江相匯,水勢洶涌,直抵凌云山腳,特別是洪水季節,不同方向的洪水相互沖擊,形成巨浪,常常導致舟楫傾覆,船毀人亡。
凌云山對岸,現在高樓林立,就是樂山市區。
三江口東岸的凌云山上有寺,名叫凌云寺,創建于唐初高祖李淵武德年間。
到了唐玄宗開元盛世,凌云寺主持海通法師,發起修鑿大佛,以殺水勢,以震洪災。
公元713年,即開元元年,正式開始修鑿大佛。
大佛從頭部修到肩部時,海通法師圓寂歸天,工程因此中斷。
公元739年,章仇兼瓊出任益州長史,捐贈俸金,撥稅款,繼續修造大佛。
海通法師的徒弟和工匠,修到膝蓋時,章仇兼瓊升遷長安,任戶部尚書,公元746年,工程再次停工。
公元785年,韋皋出任劍南西川節度使,完成當地夙愿,捐贈俸金繼續修建大佛。
公元803年,即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大佛終于完工。
看看1925年拍攝的老照片,與現在的模樣,大有不同。
三代工匠,精心雕琢而成的大佛,因為地處凌云山凌云寺旁,最初的名字叫:嘉州凌云寺大彌勒石像,簡稱凌云大佛。
后來因為地處四川省樂山市境內,通常稱為樂山大佛。
通高71米,是全世界最高的大佛。
經歷一千二三百年歲月洗禮的樂山大佛,被風蝕破損明顯。
2018年10月8日至2019年4月1日,樂山大佛殘損區域搶救性修復工程完成,樂山大佛以新面容呈現人間。
1971年開始,樂山大佛收費運營,當時的門票3分錢。
1982年,樂山大佛景區被公布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門票逐漸漲到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
1996年,峨眉山—樂山大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世界矚目,之后門票漲至50、70元。
2011年,樂山大佛景區,被授予國家5A級旅游景區稱號,之后門票漲至90元。
2018年9月,樂山大佛景區門票調整為80元,半票價格調整為40元。
前人修佛,后人賺錢。
2021年10月26日-11月29日,樂山大佛景區觀光游覽車和攤位經營權整體轉讓,經營期限為30年,掛牌底價為17.10億元。
轉讓方是樂山大佛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最終由樂山大佛實業有限公司獲拍。
樂山大佛景區的門票80元,不包含觀光車費。
如果乘坐觀光車,需要另外付費。
景區觀光車,從景區大門口出發至游覽區,路程約兩公里,單程20元,往返30元。
當然如果時間充裕,也可以不坐觀光車,走路進去,一二十分鐘就到了。
觀光車的經營權轉讓前后,費用沒有變化,應是轉讓之前已有約定。
攤位經營權,主要指的是景區內的各種盈利攤位,包括食物、土特產、紀念品、攝影等等。
世界各地游客云集,確實比較好賺錢。
攤位飽和,已無閑置攤位。
近日網傳,“樂山大佛被賣17億”、“樓市下跌,佛祖都敢賣?”
這些標題是對轉讓事件的誤讀。
樂山大佛景區,轉讓的是景區內的觀光游覽車經營權和攤點經營權,并不是樂山大佛的所有權。
樂山大佛的所有權,仍屬樂山大佛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管轄,并未轉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