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來臨之際,為進一步培養居民們的文化內涵、渲染濃濃節日氛圍,6月15日,金水麗苑明月藝術團在金海生活驛站二樓開展“端午”聯歡會演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以古老節日的情懷意趣,賦予當代文化紀念中最美的追憶,居民們紛紛準時來到驛站二樓,大家共同領略滬劇風采,歡度端午。
明月藝術團
金水麗苑明月藝術團是最早入駐金海生活驛站的團隊之一,如今藝術團線上微信群共有57位居民參與。藝術團不定期前往敬老院、居委、村居或驛站內開展公益性演出,很多居民由此加入團隊共同學習,一起演出,收獲快樂。
精彩開幕
明月藝術團用歡快的《辦喜事》節目拉開端午聯歡會的帷幕,所有人都喜愛辦喜事,即便很累仍抵不過內心的那份快樂與歡喜。大家從表演中了解傳統辦喜事文化,現場氛圍活躍,居民們紛紛鼓掌捧場,共同欣賞視覺盛宴。
傾情演出
明月藝術團
隨后的《寶別梅》《逛新城》《人盼成雙月盼圓》等21項節目更是精彩絕倫、令人目不暇接,明月藝術團的老師們傾情表演經典滬劇橋段,為大家帶來具有濃郁時代氣息和真情實感藝術美的滬劇表演。
經典滬劇《人盼成雙月盼圓》以一位女子的愛情故事映射出當時城市的變化。年輕時,她為追求愛情,無視階層的藩籬;年老時,她依然可以追求愛情,不在意旁人的偏見。這首經典滬劇,映射出上海那些始終未曾改變與撼動的風骨。
《綠島盛開姐妹花》作為滬劇經典曲目,用愛情群像故事的浪漫色彩融合革命故事的鮮艷紅色,深刻表現了革命先輩的愛國情懷和奉獻故事,大家在欣賞紅色戲曲中,延續紅色文化,汲取奮斗力量。
《賣紅菱》講述的是清末民初農村青年范鳳英和薛金春的愛情故事。范鳳英父母雙亡后,叔父逼其嫁給富戶張家,又賄通官府誣薛金春勾引良家婦女,將其發配充軍。薛金春刑滿后喬裝成賣菱人到張家探望鳳英,互訴苦衷,并相約在廟會時一起遠走高飛。這首戲曲名曲標志著上海戲曲文化的創新和發展。
居民們沉浸在各位老師表演的滬劇片段中,已然代入到每個情境中,隨演員們的感情或歡或悲,沉浸式體驗滬劇的魅力。
完美落幕
明月藝術團
本次端午聯歡會在褚桂明、徐玉蓮兩位老師表演的《龍鳳花燭》中完美落幕。
演出結束后,居民們說道:“藝術團老師們表演的真的很優秀,三個小時的演出是很辛苦的,非常感謝老師們給我們帶來這么精彩的表演!”
結語
明月藝術團老師們用節目傳承傳統文化,深入學習表演滬劇精彩橋段,通過多樣的形式為居民們帶來滬劇演出,居民們在此深入體驗滬劇之美,極大增強文化自信。金海生活驛站將協助更多表演團隊,在節日之際為社區居民帶來更多精彩活動,為進一步構建和諧社區,提升居民幸福感而不懈努力。
肖文悅(金海街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