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河南縣域經濟網訊(黃波 通訊員 李圣偉)近年來,商丘市梁園區李莊鎮以“五星”支部創建為契機,積極探索農村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庭院經濟”。結合各村地理條件、資源優勢、產業基礎、發展水平等,探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新途徑、新辦法。以“黨建引領、資源整合、村企聯合”的庭院經濟發展模式,因村制宜、分類指導,全面推進五星支部創建的“產業興旺星”。
黨建引領的陳菜園村。走進陳菜園村室,抬頭樓頂有光伏、左轉西側有冷庫,院內還有一片片覆蓋著遮陽網的蓄水池。透過遮陽網空隙,一排排水池里鋪散著片片水草,水草下面水蛭涌動。從武漢市水蛭養殖基地調研回來后,陳菜園村采取支部引領的庭院經濟方式,在村室大規模、小地塊開展水蛭養殖,做好示范帶動。村支部書記陳保成介紹道:“螞蝗養殖技術要求低、投資少、回報高,村民在自家庭院里支起一個池子就可以養,既增加了群眾收入又利用了閑置土地,還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是新時代農業發展的一條新模式。別看螞蝗長得丑,螞蝗養殖確實是一條新的‘蛭’富路。”
資源整合的鄧莊村。“穩住手,跟著縫紉機的節奏慢慢旋轉。”服飾制造廠老師正在向村民講解回民禮帽的制作方法,鄧莊村整合閑置資源,將廢棄的小學變為服裝制造廠。片長馬鳳英介紹到:“我們引進的服飾,制造廠家直接提供原料及縫紉機,村集體統一收發貨。工人主要是在家婦女,可在廠里集中制作,也可以在家制作,時間自由,計件收入,熟練者每月可最低增加2000元收入,讓婦女顧家又掙錢,是發展庭院經濟的好模式。”接下來,鄧莊村準備對接服裝公司,承接禮帽制作的全部工序,擴大產業鏈條,進一步增加收入。與此同時,鄧莊村也在積極探索依托合作社的臺灣紅薯種植業。
村企聯合的高樓村。4800平方米的土地南側坐落著冷庫、北側是魚塘、中間是比利時肉兔養殖區。沒有資源,自己找資源是村支部書記代富生的法寶。今年來,高樓村積極申報冷庫項目,帶領支部創辦村級合作社,多次到省內外考察發展種養殖的路新子,最終形成了支部入股20%的村企聯合發展模式養殖業。代富生介紹道:“肉兔養殖,1年最低10窩幼兔的產量,目前,我們又整理了1000平方土地作為下一步的幼兔養殖基地。村民也可領養一兩對兔子,在自家庭院里養殖,有效擴大養殖量,最后由村集體合作企業統一回收。下一步,高樓村準備拓寬銷售渠道,對接多家企業,通過鹵肉店、農家樂等或利用自身冷庫冷凍肉向企業出售,打開銷量,增加農民收入。”
梁園區副區長、李莊鎮黨委書記劉尚辰表示,要積極推進該鎮現代化農業發展,強化產業支撐,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培育壯大特色產業,推動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培育更多的產業發展“優等生”,用“產業興旺星”照亮“五星”支部創建路,鋪出一條群眾致富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