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大大的校園里面挖呀挖呀挖,種‘護苗’的種子,開法治的花……”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社會文化環境,南通市通州區川姜鎮“掃黃打非”戰線扎實推進“掃黃打非·護苗”專項行動,通過多種形式,筑牢孩子的精神家園。
聚能:數十年孜孜不倦,以法“護苗”,川姜就是一方“強磁場”
川姜鎮在家紡城小學開展以“童聲里的法治”為主題的“護苗”活動,網絡普法志愿者為孩子們作了一場題為《與法同行 文明上網 守護未來的你》的網絡普法講座,她用真實案例向孩子們講解沉迷網絡和網絡違法犯罪行為的危害,以及網上自我保護的方法等方面,增強未成年人網絡素養與網絡安全意識,教育引導未成年人要文明用網、健康上網,維護未成年人在網絡空間中的合法權益。川姜鎮人大代表邢江林指出,要堅決防止和依法打擊對損害少年兒童權益、破壞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的言行,為少年兒童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川姜的進步和未來,需要青少年的力量,加強法治教育,事關整個社會的法治水平和公民法治素養的提升?!?/p>
蓄勢:好環境是營造出來的,“內聚”精神氣,“外聯”創新機
以“內聚”強化政府、家庭、學校、社會協同發展,以“外聯”拓展發展空間。川姜鎮以“版權保護”為主題的“掃黃打非”宣傳活動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上演,活動旨在讓“版權保護”的理念深入人心。本次活動寓教于樂,通過觀看童話劇《餐廳也瘋狂》,用生動活潑的童話故事傳遞版權保護知識;孩子們用聲情并茂的詩歌朗誦,傳遞出要尊重他人版權的重要性,使用他人的原創作品要經過合法合規的授權,給知識“定價”,為創新“賦權”,讓創造的活力競相迸發。此次活動不僅將版權保護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們的心中,更是將創新之光閃耀在孩子們的眼睛里。人大代表王麗華指出,要號召家長朋友們購買正版書籍和文化用品,共同營造健康有序的文化環境。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川姜鎮人大代表黃生剛表示,“護苗”是一項神圣的“朝陽事業”,要在“精心、精細、精準”上下功夫,用法治的“有形翅膀”來推動創新的“無形翅膀”,營造一個“有生命力的、純凈的、充滿希望的”綠色健康文化環境。(中國日報江蘇記者站 蒼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