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自從我們后臺開始接受事故相關投稿后,每天收到粉絲投稿相當之多,這其中,部分車型從事故圖片來看,表現確實夠硬。但要說最硬的,恐怕還得是領克09(參數|詢價),畢竟,從我們團隊根據后臺投稿統計來看,領克09基本“沒輸過”。
從此前這起領克09與BYD宋 PLUS的對撞事故來看,兩車在遭遇相同事故時,受損情況大不相同。后者的前機蓋已經完全翹起,前臉受到了嚴重的損傷,整個車頭受損嚴重,中網、車燈、翼子板與翼子板受到了嚴重的損傷,水箱框架勢必也將變形,可以說,一場大修在所難免。
不過,另一個視角的領克09卻是另一幅畫面,僅僅只在車頭左側與翼子板有輕微剮蹭痕跡,其它位置幾乎沒有受到損傷,乘員自然也是相當安全。這也不禁讓人思考,同為國產新能源SUV,雖然兩車在定位方面有一定差距,但為何領克09的安全系數能夠領先如此之多。它到底有什么黑科技?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團隊進行了仔細研究,最終發現,領克09在平臺等方面,確實有著沃爾沃的“安全基因”,但更加難能可貴的是,它在造車理念以及細節用料方面的用心。現如今市面上絕大多數車型對于空間利用率,有著近乎“變態”的追求,但倘若為此犧牲安全,可就不值當了。舉個例子,L113參數(前輪中心到車內踏板的距離)與乘員安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該參數更大的車型,在發生事故時,所留出的緩沖空間更長,能夠更大程度降低車內人員受到傷害的可能,但不少車企似乎并未在這方面努力。下圖中,不少外部尺寸大于領克09的車型,卻在L113參數方面與領克09相差甚遠,安全系數自然也就拉開了差距。我認為,這一點也是領克09造車理念的體現。
另外,用料的好壞也能體現車企的造車理念,單以MHEV版領克09舉例,37.26%的熱成型鋼使用比例,在同價位車型中達到了領先水準,這也使得整車的安全系數進一步提升?;蛟S,正是因為大面積使用高強度材料,才使得領克09能夠像發生上述碰撞事故時,展示出自身強硬的一面。
看到這兒,相信不少粉絲都有著和我類似的感慨,“領克09與現如今的新勢力車型相比,似乎顯得有些”另類”畢竟,現在的車企,大部分喜歡在不痛不癢的噱頭配置方面做文章,甚至想讓車變成“家”,但如果連安全性都沒法保障,又何談“家”的概念呢?也希望別的車企能夠在安全方面像領克09學習,我想,這也是屏幕前的每一位粉絲所希望看到的。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