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又降息了!而此次降息“最狠”的定期存款,恰恰是儲戶的“最愛”——據悉,此輪降息潮的重點是中長期存款利率,且期限越長降幅越大。其中國有大行五年期掛牌利率下調至2.5%,調降幅度達15個基點,股份行五年期定存最高利率僅剩2.8%。銀行磨刀霍霍,殺向定期存款,這對儲戶來說固然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但對宏觀經濟來說,卻未必不是利好。這是怎么一回事?存期越長,降得越多從降息具體情況來看,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六大行日前率先發布公告稱,自6月8日起,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較此前下調5個基點,從0.25%降至0.2%。定期存款方面,兩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調10個基點至2.05%,三年期定存利率下調15個基點至2.45%,五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調15個基點至2.5%。此外,三個月期、六個月期、一年期掛牌利率保持不變,分別為1.25%、1.45%和1.65%。零存整取、整存領取、存本取息、通知存款的掛牌利率保持不變。過完一個周末后,6月12日,股份行跟進了國有行的降息腳步。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等先后在官網更新了人民幣存款利率表。與國有大行相同的是,各家股份制銀行的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均沒有調整。人民幣活期存款利率從0.25%降至0.2%,與國有大行一致。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方面,招商銀行兩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利率分別下調至2.05%、2.45%、2.5%,與六大國有銀行亦一致,其余股份行則高于招商銀行。
例如,調整之后,中信銀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兩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分別為2.1%、2.5%、2.55%;浦發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兩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則分別為2.20%、2.50%、2.55%;渤海銀行、恒豐銀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兩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分別為2.3%、2.8%、2.8%。還真是“存款難見3%”啊……為啥存款利率這么著急要降呢?這事還得回到之前“超額儲蓄”上談:美國忙著開動印鈔機時,其實我們也沒閑著,只不過印出的錢因為種種原因并沒有流向期待中的實體市場成為產品,從而被消費者購買運轉起來,而是變成了超額儲蓄。數據顯示,2022年居民存款17.84萬億元,同比增長80.02%。這事,我們之前也聊過:熱點直擊 :花錢難!北京、上海人均存款超20萬 “超額儲蓄”怎么成消費?所以這一次存款利率的普遍下調,當然是為了老百姓“把錢從銀行取出來”。而除此之外,對于銀行來說,一方面是要降低貸款利率從而給實體經濟更好的支持,但另一方,存款利率不變,貸款利率降低,那么銀行的利潤從哪來?更有甚者,為了促進消費,貸款利率甚至低過了存款利率,存貸“倒掛”也就此產生。于是,降低存款利率也是形勢所驅。而事情會不會向著原有期待發展呢?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利率被砍也導致一部分超額儲蓄從銀行定期轉到了今日早報中描述的具有長期理財性質的增額壽險中,詳見:市場早報:降息預期引得存款變保單?有保險代理人單月提傭超40萬!什么情況?曾經,保險的理財產品因為時間期限過長,導致時間價值大大降低,而如今在利率不斷降低的情況下,增額壽險卻成為了“香餑餑”。大家對此怎么看呢?利率下降之下,你會選擇將存款如何支配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