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德江縣財政局綜合辦公室,一張張獎牌亮眼。“全國財政系統先進集體”“脫貧攻堅先進集體”“脫貧攻堅先進黨組織”等榮譽稱號。德江縣財政局黨支部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始終把鄉村振興定點幫扶作為重大政治責任牢牢扛在肩上。立足財政職能職責,在強化鄉村振興隊伍建設、資金投入、資金監管、產業發展上,持續助推財政幫扶工作克難前行。
日前,德江縣財政局黨支部被授予“全省鄉村振興駐村幫扶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資料圖】
“啃下”振興硬骨頭
近年來,德江縣財政局黨支部駐村幫扶泉口鎮馬喇村、大土村、三合村、楊田村、先聯村。2021年5月,轉戰到錢家鄉錢家巖村、梅家村。馬喇村位于泉口鎮東北部,是全縣最偏遠的行政村之一。解決積極性缺水是擋在鄉村振興工作面前的一塊“硬骨頭”。全面調研了解到馬喇村存在季節性缺水情況后,立即組織資金,干部群眾一起參與,做到與群眾面對面謀發展、手牽手干實事,迅速展開行動,為馬喇村實施農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
“水來啦!水來啦!現在不會缺水啦!再也不用為挑水喝發愁了”看到水缸注入滿滿的自來水,村民田維良高興得合不攏嘴。經過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后,馬喇村現有蓄水池5口220立方米,主管網5.2公里,入戶水表安裝了256個,自來水覆蓋率達100%,永久告別了季節性缺水問題。
“水通了,老百姓的心路才通了,鄉村產業發展才不會成為一句空頭口號!”鄉村振興駐村第一書記簡勇同志感慨道。
鄉村振興工作開展以來,黨支部以“黨建+業務”的模式,堅持“支部書記親自抓總、支委成員具體負責、黨員干部全員參與”,自覺立足鄉村振興幫扶和財政業務雙邊作戰、兩頭盡職,持續增強鄉村振興工作的緊迫性、必要性和成效性,在鄉村振興一線凝聚黨支部同心合力。
“把好”振興高質量
“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梅家村和錢家巖村是出了名的產業薄弱行政村之一,為解決兩個村產業弱的難題,“黨建二加一”對鄉村振興幫扶點安排2個班子成員加一個黨支部的黨建幫扶機制,發揮黨建助力鄉村振興的主導力和牽引力,為兩個村破題產業發展難題。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也是實際工作的切入點。”“促進產業振興,必須落實產業幫扶政策。”下派錢家巖村駐村第一書記荀鴻俊,來到梅家村后,了解梅家村地貌特征和養殖經驗,組織號召村級組織發展肉牛養殖產業。為錢家鄉錢家巖村和梅家村爭取2個肉牛養殖項目,投入整合資金100萬元,利益聯結農戶133戶598人,解決了幫扶村基礎產業薄弱、無專業合作社的老大難題。
“動態扶貧監測”實現“零返貧、零新增、零遺漏”的“三零”目標。帶領鄉村振興駐村幫扶工作隊開展專題研討、專項調研和專門調度“回頭看”和“后評估”工作,與駐村工作隊一道研判和分析新增貧困和返貧問題,做到提前預防和動態跟進。
“聚力”振興大合力
“著力補齊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難題,兜牢民生底線,辦好就業、教育、社保、醫療、養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實事,提高公共服務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近年來,該局立足財政職能職責,著力打造“民生財政”,聚焦農民增收、產業發展、就業扶持、安全飲水、住房保障以及基礎建設等方面,優先保障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資金支出。
全力保障鄉村振興駐村干部生活補助和村組干部待遇績效,有效保障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伍總體穩定,堅定有力推動“四個不摘”后續推進,2021年來,共計撥付駐村干部生活補助資金665萬元,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共撥付1044萬元,村干部待遇共發放11401萬元,駐村干部人身意外傷害保險50萬元,全力保障后勤經費,續足鄉村振興“糧草”。
作者 李潤 趙江
編輯 田勇
二審 楊聰
三審 朱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