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注冊企業的法人
剛登記信息就收到電話
要求購買“地圖打點”業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看似是推銷,實則為詐騙!
近日,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區分局組織專案組在外省市,成功搗毀一個利用“地圖打點”實施詐騙的公司,共采取刑事強制措施135人,其中刑事拘留31人,取保候審104人。
“地圖打點”騙局
多名企業法人中招
“您申請的工商營業執照已經審核通過,現在按照審核流程為您辦理‘地圖打點’業務,需要支付280元,如果不辦理您的資格將被取消…”前不久,正在申請注冊公司的何先生,接到這樣一通陌生電話。
何先生說:“雖然對方電話里沒有明說自己是工商部門的人,但話里話外給人的感覺會讓你信以為真。一上來就報了我的個人信息、公司信息等等。通話過程中,加了我的‘微信’好友,發過來一個鏈接,可以直接付款?!碑攬龈犊?80元之后,何先生才意識到被騙,當即選擇報警。
類似的情況并非只發生在何先生身上,2022年年底,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區分局偵查中心接到工商部門傳遞的線索,部分注冊公司的法人代表,在完成工商注冊后,兩三分鐘內便會接到電話,對方謊稱是“工商局工作人員”,要求購買280元的“地圖打點”業務。
受害人劉先生(化名)說:“對方冒充是和工商部門合作的公司,稱‘地圖打點’業務是成功注冊公司后必須所做的業務。承諾這個業務辦理好后營業執照就下來,但是交錢后‘地圖打點’業務并沒有辦理成功。”
受害人徐先生(化名) 說:“后期發現‘地圖打點’業務沒有辦理成功,還是自己操作辦理的,想要退款時對方稱交了錢無法退款?!?/p>
余杭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對轄區內部分新注冊企業的法人代表開展訪問,大部分受訪者均反映了相同情況。
據悉,專案組回訪撥通受騙企業法人電話333個。其中,認為自己被騙的客戶有202人,占比60.1%,認為自己沒有被騙的101人,占比30.3%,剩余30人無法說清。
在自認為被騙的202名客戶中,在拿到營業執照之前接到詐騙電話的有56人,拿到營業執照之后接到詐騙電話的有120人,無法明確的有26人;其中有159人要求退款被拒絕或未退款。
雷霆出擊 跨省抓捕
經過抽絲剝繭的研判,余杭警方專案組成功發現一個隱藏在背后的巨大詐騙團伙產業鏈。
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區分局刑事偵查大隊民警蔣金鑫介紹說:“該團伙層級架構清晰、人員結構完整,而受騙公司更涉及全國各地,其中涉及余杭區的新注冊公司82家、涉及杭州市520家、涉及全國2萬余家,被騙金額累計達近千萬元?!?/p>
2023年2月22日凌晨,專案組成員赴外省組織集中抓捕。該案30余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歸案,并對詐騙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經查,去年2月開始,該團伙主要嫌疑人文某聽說有“地圖打點”賺錢的渠道,便暗中研究“門道”,之后便糾集同伙成立公司實施詐騙。
文某還通過和網絡黑客人員合作,采用非法手段,從各種渠道收集新注冊工商企業數據,以冒充工商部門工作人員等手段,組織人員開展所謂的“地圖打點”業務。
蔣金鑫表示:“文某公司層級結構清晰,向下擴展多個‘戰隊’,每個‘戰隊’各自開展詐騙,通過統一的詐騙話術培訓與業績考核,迅速促成業務‘創收’。”
目前,余杭警方已對文某等30余名犯罪嫌疑人依法采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作案手段及話術分析
2022年4月開始,嫌疑公司的技術團隊利用爬蟲軟件非法抓取企業工商注冊信息、法人信息,并制作“中宏云智”APP。
該非法軟件可以實時獲取新注冊的工商企業數據,法人代表提交營業執照申請,工商部門一旦審批通過,數據就會被這個非法軟件抓取。
獲取到數據后,該公司員工立即撥打新注冊的法人手機號碼,用公司培訓的話術使被害人認為其是工商部門、地圖認證中心等部門的工作人員,誘導被害人誤以為地圖標注業務是工商執照辦理的必備流程,從而向該詐騙團伙支付價格80元至996元不等的地圖標注費。
根據抓捕現場發現的員工筆記,公司提供的話術模板一般有以下“套路”:
(一)明示或暗示身份。接線員會模仿政務、運營商、銀行等熱線的溝通語氣,提高可信度。接著主動說出注冊企業的一些信息,取得受害人對偽造身份的認可。同時利用消費者心理,強調現在付費進行地圖打點可以享受新用戶優惠,以后辦理價格會更高。
(二)添加微信承諾服務。誘導受害人添加企業微信,向客戶保證收款方是公司對公賬戶,整個操作正規透明,并承諾開分店、換地址、改名稱等操作一律免費,有專門的售后為其保障。
(三)催促付款成功開單。發送營業執照的截屏和收款碼,催促客戶及時付款,不要猶豫。若受害人事后發現并要求退款,則先安撫情緒,并告知對方其提出的要求已經向公司申請了。
警方提醒
地圖標記是將企業或企業的脫機地址信息標記到Internet電子地圖,移動電子地圖或導航地圖上,以便用戶可以在本地電子地圖上看到商家的商店信息或公司的地址信息,從而增加商戶的在線曝光率。
因為大多數人對于商業地圖標注是否收費平時并不關注,目前其實都是免費的,也更沒有“不辦理就要取消注冊資格”一說。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這樣的“信息差”來實施詐騙。
杭州交通918記者:韓帥/ 通訊員:羅永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