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十項行動”調研行
天津北方網訊:“十項行動調研行”,海河傳媒中心調研行采訪團走進武清區丁家瞿阝村,來看看他們如何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推進鄉村振興。
海河傳媒中心調研行采訪團,來到武清區丁家瞿阝村,這里100畝冬小麥還處于休眠期,今年初,這片地完成了高標準農田建設,記者看到,田埂邊,立起了8個新的高效節水裝置,通過地下輸水管線,每隔18米有一處閥門。到3月底開始灌溉時,把肥料融在水里,打開閥門,實現整片地的均勻噴灌。用了這種高效的節水方式,同等量的水肥,今年春天,小麥澆灌次數將從2次增加到3次,有助于提升產量。
武清區還把高標準農田建設與區里的水系連通工程同步施工,丁家瞿阝村的麥田,已經與北運河連通,旱能澆、澇能排。全面落實糧食安全責任,今年,天津將繼續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廣節水灌溉、智慧農機、基質育秧等先進技術,今年底,全市406萬畝永久基本農田將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畝均糧食產量預計提升80到100公斤。
夯實一產,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同時,天津著力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做好二產,提高農業效益,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調研采訪中,記者走進丁家瞿阝村的面粉廠。這是在食品集團的幫助下,建起的一家石磨面粉加工廠。眼下,他們完成了村里100畝麥地的流轉,種植附加值更高的黑小麥。村民每年能拿到流轉費,還有一部分人在廠里就業,多了一份收入。今年,面粉廠增加了新品種,還在抖音開了直播間,整個春節期間,銷售額超過了10萬元。眼下,面粉廠還在向食品集團取經,準備擴大生產規模,延伸產業鏈條,年底推出黑小麥餅干、蛋糕、麥片等深加工產品。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天津大力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武清區也在挖掘產業特色,今年,丁家瞿阝所在的南蔡村鎮要打造集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旅游觀光于一體的一二三產業融合園區。丁家瞿阝的百畝麥田和葡萄大棚都納入了今年新規劃的旅游帶。
實施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行動,薊州區正在推進種業自主創新攻關,60%的田地使用“津”字號的種子。津南區開展水稻基質育秧,打造小站稻品牌走向全國。寧河區,用好七里海生態優勢,開展稻蟹混養,增加農民收益。記者手記: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很多人向往的生活狀態。天津有遠山,有運河,有濕地,美麗鄉村與現代都市渾然一體,因地制宜做好產業融合,富了農民的口袋,也讓市民過上向往的生活。(津云新聞編輯張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