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日前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針對市政府新聞辦發布的穩經濟運行33條政策措施,本市將實施5個方面的措施細則,推進制造業立市戰略,實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提振全市工業經濟,努力實現工業經濟一季度良好開局、全年平穩向好。
發布會現場,市工信局副局長任洪源接受記者采訪介紹,這5個方面的措施為進一步擴投資穩增長、支持新一輪工業技術改造、支持集成電路企業發展壯大、支持電子信息企業做大做強、加大平臺經濟支持力度。具體細則分別為:擴投資穩增長方面,目前,本市已梳理今年一季度計劃新開工的工業重點項目50余項,總投資超600億元,重點項目實行清單化、臺賬式管理,推動項目早開工、快建設;支持新一輪工業技術改造,本市將對工業企業謀劃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項目,包括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等方向在內,進行重點支持,鼓勵和引導企業運用自動化控制或智能裝備與系統、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支持集成電路企業發展壯大,對年銷售收入首次突破1億元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年銷售收入首次突破10億元的制造、封測、材料領域企業,按照一定標準分級分類獎勵;支持電子信息企業做大做強,對首次進入中國電子信息競爭力百強企業的,按照一定標準分級分類獎勵;統籌用好市級支持區域高質量發展等政策資金,加大各區對平臺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
本市平臺經濟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平臺經濟快速發展,形成一定的產業基礎,成為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本市平臺經濟發展比較快,已匯聚了以云賬戶、拾起賣、滿運、吉旗物聯、貨拉拉、今日頭條、360等為代表的眾多知名平臺經濟企業,具備一定的產業基礎。目前,本市已經組織編制《天津市推動生產性服務領域平臺經濟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打造具有天津特色的平臺經濟。”任洪源說,下一步,本市將確定生產性服務領域平臺經濟的8個重點領域,分別研究提出可量化的發展目標,引導行業健康均衡發展。同時,通過設立市級支持平臺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實施“海河英才”行動計劃、發揮政府基金帶動作用和科技專項資金引導作用、加大對研發的支持等政策措施,構建政策支持體系。優化平臺經濟生態,推動各區各部門持續優化企業服務,合力營造拴心留人環境。規范監管服務,壓實平臺主體責任,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強化事中監管,為新業態發展留足空間。(津云新聞編輯孫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