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春節期間,東疆港灣,寒氣逼人。寬闊的匯盛散雜貨碼頭車來車往,機械仍在運轉。四處擺放的是即將運往世界各地的貨物,一襲藏藍色警服的韓德華穿梭在其間,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細心巡查過后,拿起對講機匯報了現場情況,動作干凈利索,幾乎沒人看得出來,這是一位快滿50歲的老民警。一輪勤務結束后,韓德華回到營區對工作進行記錄。守一道門,護一座城——這便是移民管理警察的日常,韓德華每天用腳步丈量著海岸線,工作28年,累計巡查了15000余公里。
韓德華是東疆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一隊的民警,他心思細膩,對工作認真負責,對同事體貼關懷,二十多年一直扎根一線。一次,韓德華和同事執行駐船監護任務,當時正值夏天,天氣炎熱,船艙里溫度更高,發動機艙最是悶熱難聞。但是,每逢船體檢查,他總是舉著手電筒第一個跑進去,一不留神就會蹭得一身機油,結束工作后摸一摸臉,甚至會往下掉鹽粒。雖然艱苦,但是韓德華從未抱怨過,還總是笑著說:“都是應該的。”
他爭分奪秒熟記出入境政策,和年輕同志一道戰斗,每次和同事執行勤務工作,他總會對當天的文件要求、工作任務、重點船舶等信息反復強調。疫情發生后,韓德華還經常在隊里傳授“防疫小知識”,及時提醒同事各類注意事項。“和老韓搭班心里特別有底。”同事們經常這么說。
“幫我滴一點眼藥水。”盯著屏幕幾個小時候后,韓德華會請同事幫忙。他緊盯視頻監控,進行不間斷巡查,洞察港區的風吹草動,常年高強度重復性工作,讓他的眼睛干澀,要靠滴眼藥水來維持水分。“越是節假日,越要擦亮眼睛,提起十二分精神。”韓德華說。
“老爸,你什么時候回來陪我們過年啊!”電話那頭,女兒的聲音讓韓德華心頭涌起一絲自責。參加工作以來,韓德華回家過年的次數屈指可數,他的愛人是社區工作者,平日里夫妻倆都很忙。去年,女兒參加高考,二人因為工作原因沒能到現場為女兒加油,這也讓他們十分愧疚。“快了,等爸爸完成工作,就可以回去了。”韓德華在電話中安慰女兒。
韓德華不僅在工作上責任心強,生活中更是一個熱心腸。他的鄰居是一對高齡老人,老先生患有慢性病,需要定期去醫院檢查、買藥,平時,老兩口的兒子可以照顧他們。但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兒子因為特殊原因需要進行隔離,這可讓老兩口一下子手足無措。韓德華得知后,主動承擔起了護送老人去醫院的重任。那段時間,下班后的韓德華總要去老人家里噓寒問暖,查看一下老人的身體狀況,幫助他們平穩度過那段日子。老人全家對他十分感激。
在韓德華的帶動下,女兒也學著爸爸的樣子樂于助人。前不久,女兒的一位家住江蘇的大學同學,放假買了高鐵票準備回家,但由于道路擁堵難以打到車,而且這是她第一次獨自乘坐高鐵回家,眼看就趕不上車了,急得滿頭大汗。女兒把同學的情況告訴爸爸,韓德華鼓勵女兒要熱心幫助同學,就連忙開車,和女兒一起將同學送到高鐵站,并協助其進站乘車。那位同學終于順利趕上高鐵,得以早日和家人團聚。
28年堅守國門,雖然年近半百,但韓德華總覺得自己像年輕人一樣充滿干勁,他說要在一線崗位一直干到退休,用使命和擔當去踐行一生的誓言。(津云新聞編輯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