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023網絡中國節·元宵節
天津北方網訊:華燈初上,玉壺光轉,十余個身著漢服的孩童手持兔子燈,齊聲誦讀鄭板橋的《春詞》:“春色好,春光旺,幾枝春杏點春光”……4日晚,一場好不熱鬧的元宵睦鄰游園會開到家門口,河東區金月灣花園社區聯動富民路街道社工站,辦起融匯眾多傳統民俗的“迎春集市”。這幾天,在市民政局的指導下,市、區、街(鎮)社工站發揮“五社聯動”機制作用,將佳節的歡樂與溫暖送到居民身邊。
4日17:00,金月灣花園社區廣場,高懸的紅燈籠下,一張張寫有燈謎的彩紙吸引了眾多男女老少駐足,還有很多居民把寫著對社區治理建議的心愿紙,貼在“心愿墻”上。拉洋片、猜燈謎、投壺、尋寶、趣味套圈……一眾老少皆宜的活動同步進行。再看社區老人家食堂內,一邊是精彩紛呈——社區文娛志愿者精心準備的歌舞表演和旗袍走秀輪番上演;一邊是津津有味——長條桌上擺放著制作湯圓、糖堆兒的食材,志愿者們帶領居民包湯圓、蘸糖堆兒,隨后,還將包好的湯圓送到社區獨居老人家中。
“社工站發動社區志愿者、社會組織等各類社會資源,共同舉辦了此次游園會,不僅讓居民們體驗到內涵深厚的傳統文化,更增添鄰里情誼,形成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特別是承載收集民情、提供精準服務功能的‘心愿墻’,成為社區居委會和社工站探索社區‘五微’治理新平臺?!被顒蝇F場,社工站社工王鏡惠介紹。
就在元宵節前,津南區雙新街“如沐春風”編織隊的阿姨們喜獲一筆收入,讓她們做起公益事業干勁更足。
原來,雙新街社工站自利用社區微基金精準幫扶弱勢群體以來,通過社區社會組織的服務延伸,不斷引入多方資源,使鄰里幫扶可持續發展。云賬戶(天津)共享經濟信息咨詢有限公司就在近日捐贈了愛心基金,阿姨們得以采購一批毛線,為轄區內的老困弱等群體編織愛心圍巾。同樣,該街“搭把手”服務隊的阿姨們在元宵節來臨之前,一起蒸制形如“福袋”的彩色開花饅頭,與帶著愛心圍巾的編織隊相約,“走,元宵佳節咱一起入戶送關愛去!”
“小基金撬動鄰里暖服務,暖心饅頭更是暖心頭,她們送出的是濃濃親情和滿滿愛心。而這些公益活動已成為日常街道、社區、社工在對弱勢群體關注中,及時發現問題的有效途徑,也打開了幫扶對象的心門。”社工張雯表示,雙新街社工站將不斷鏈接各類資源,逐步擴大幫扶服務范圍和團隊類型與人數,延伸服務內容,同時在“五社聯動”下,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帶動更多居民一起加入志愿服務,攜手繪就溫暖“同心圓”。(津云新聞編輯李松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