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九周年
天津北方網訊:日前,天津銀保監局發布,我市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貸款余額突破9000億元。正值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實施9周年之際,這個9000億元著實令人振奮。服務天津經濟社會發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支持雄安新區建設……天津銀行保險業在時代大舞臺上盡情揮灑。
讓供應鏈成為共贏鏈
(資料圖)
一家雄縣企業,發自內心地給天津一家銀行點贊。“我們是注冊在河北雄縣的運輸企業,常年從事京津冀地區的貨物道路運輸。去年11月,公司急需資金周轉,我們向農行天津經開區分行申請融資,半小時后94萬元貸款就到賬了。” 雄投運輸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笑著說。
雄投運輸公司是中交天津航道局的供應商。中交天津航道局上游長期合作的穩定供應商有300多家,主要分布在京津冀地區。去年以來,通過互聯網平臺共享資源,農行為中交天津航道局的上游供應商提供批量、自動、便捷的應收賬款管理、保理融資等服務,全流程線上運作。雄投運輸等產業鏈上企業的資金周轉難題隨之迎刃而解。
近年來,隨著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天津金融機構為京津冀區域產業鏈所提供的供應鏈金融服務越來越精細、智慧,讓“供應鏈”成為“共贏鏈”。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底,京津冀三地人民銀行設置125億元貨幣政策資金額度,支持京津冀產業鏈上的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雄安、張家口、通州、武清、寶坻、濱海新區等重點區域從中受益。
扭住“牛鼻子”
“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就是要緊緊扭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天津銀保監局相關負責人說,該局一直著力于指導轄內銀行保險機構展開相關的對接協作。
南港工業區是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定位的“世界一流石化產業基地”。黨的十八大以來,南港積極打造央企第二總部服務基地、首都能源安全保障基地、化工新材料制造基地和京津冀化工新材料成果轉化基地。國開行天津分行牢牢把握住這一機遇,發放貸款62億元支持南港中石化乙烯項目建設。以人保財險為主的共保體則提供風險保障232億元。
國家會展中心(天津)為商務部和天津市政府合作共建的重點項目,是承載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打造全球會展新高地的中國北方展覽旗艦平臺。中國大地保險天津分公司為其2022—2023年度運營期提供一攬子保險保障,2022年共提供風險保障26億元。
三地金融聯手
總部在北京,整機生產基地在廊坊,核心零部件基地在天津。北京精雕科技集團可稱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個樣本企業。這個國內高端數控機床領域的龍頭和引領者,享受到了京津金融機構的聯手服務。
日前,工商銀行天津分行聯合北京分行,為天津精雕數控機床生產研發基地項目發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6.1億元。項目投產后,預計可產生30億元/年的產值,并形成國內高端零部件的國產替代。
據悉,天津多家金融機構紛紛成立由行長領銜的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建立前中后臺協同機制,與京冀金融機構攜手,實現三地金融服務協同效應最大化。
據天津銀保監會最新數據,截至2022年末,我市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貸款余額9043.14億元,同比增長20.88%。保險機構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原保險保費收入15.07億元,賠付支出4.68億元,承擔風險責任2.9萬億元。(津云新聞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