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3月28日,2023年濱城“于響”片區商業文旅發展推介會隆重舉行。會上,“于響”片區未來的商業發展規劃方案及后續將重磅推出的文旅“十大活動”進行了發布。
(相關資料圖)
下一步,“于響”片區將以“一心、兩岸、四區”為發展布局,聚焦文旅商融合發展,優化完善交通體系與周邊配套設施,全力打造一個有產業、有生活、有人氣、消費場景豐富、商業創新活力強勁的朝陽之城。
作為濱城發展的核心區域,“于響”片區被賦予了濱城城市會客廳、現代金融中心、新經濟總部基地的使命。
商業規劃思路
“于響”片區將以“一心、兩岸、四區”為發展布局。以“塘沽南站片區”為中心,結合“海河左右兩岸”區域位置優勢,完善周邊配套,著力打造“于家堡?創新消費區”、“響螺灣?商務休閑區”、“潮音?民俗文化商業區”、“海昌?海洋特色商業區”。
塘沽南站歷史文化商業區
塘沽南站歷史文化商業區是結合南站城市更新,打造濱城時尚生活方式新中心、社交消費目的地。整個商業區未來將打造時光走廊、經典地標、精品酒店、海河市集等。
海河左右兩岸
海河左岸會以夜經濟為中心,利用8k大屏、濱河公園、彩帶公園等硬件設施去承接一些商業文化節、于響啤酒節、于響電音節等活動,聚焦不同的消費群體,促進消費市場的升級。
海河右岸的規劃則是更注重親子文化,后期將借助海河右岸親水平臺、文化公園去聯動沿河商業載體,結合泰達馬拉松、龍舟比賽等多種多樣的文體活動,打造商務休閑餐飲、文創體驗、親子休閑娛樂中心。
于家堡·創新消費區
區域內會打造一個于家堡地下十字商街,連通于家堡樓宇與濱海高鐵站,后期主要作為新消費場景、創意消費、跨境貿易的展示。
同時區域內還會打造一個堡子里數字娛樂廣場,引入元宇宙數字廣場,將AR、VR人工智能技術融合,實現沉浸式體感交互體驗。廣場內也會覆蓋直播基地、品質書店、潮玩店鋪等不同業態,讓廣場整體的業態更加豐富。
潮音·民俗文化商業區
潮音·民俗文化商業區是“‘禪’文化”和商業文化深度融合的體現。整個商業區將圍繞潮音寺,聯動關帝廟、大沽船塢,形成傳統與現代相交融的濱城民俗文商產業帶。
面向片區的商務人士,“于響”片區也會打造“響螺灣商務休閑區”,一個集時尚、高端、精品為特色的商務時尚消費中心。同時發揮海洋文化特色,打造京津冀城市微度假目的地——“海昌海洋特色商業區”,成為夜經濟消費新地標。
文商旅大融合
商業的振興不僅僅局限于區域內實實在在的項目落地上,更是要注重文化、旅游、商業的融合發展。
在文商旅融合發展方面,為進一步激活區域文旅資源,優化文旅商業結構,“于響”片區將著力推進“文旅商”大融合,形成以“特色文旅活動”+“特色商業活動”的全新業態,激發消費新活力,點亮消費新場景,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
商業政策支持
在政策扶持力度方面,“于響”片區在享受十大方面共39條具體政策的同時,推出2大商業支持政策,對入駐企業和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的、體系化的幫助和扶持。
一是聚焦于響美食、購物、數字娛樂、電商直播,激活現有商業載體消費活力、打造海河于響夜經濟帶和培育商業新消費場景,聯動美團、支付寶等主流商業支付平臺和于響主要商業載體企業,發放5000萬元于響專屬消費券。
二是梳理當前可投用商業面積,以超低價格投放市場,配合商業企業主體落地支持、人才獎勵和各類配套支持政策。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