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京津冀協同發展九周年
天津北方網訊:4月7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河東區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相關情況。
據介紹,近年來河東區錨定“金創河東·津韻家園”功能定位,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牢牢把握經濟社會發展主動權。2022年,河東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速3.1%,全市第二;財政可比增長3.0%,全市第二;固定資產投資增長0.6%,全市第五,多項指標都排名全市前列。
河東區以理念之新謀發展之進,以擔當之勇促協同之效,今年將圍繞“三個協同”,深入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
一是推動科技創新協同。河東區擁有中能建集團、中核集團、國機集團、國家海洋信息中心、地震局監測中心等一批含金量高的駐區央企和大院大所,河東區將依托這些企業機構,進一步深化與京津冀地區各大高校、科研機構的全方位、多層次合作。今年將成立“智慧核能”“地球信息與生態”“智能電氣電力”3個產業創新聯合體,打造3個市級以上研發平臺,充分發揮大院大所溢出效應,建設京津冀科技創新資源平臺,打造京津冀產業創新聯動生態圈。
二是推動產業發展協同。河東區將以核工業、電氣與新能源、海洋信息服務等領域為重點,深化與中能建、中核、國家海洋信息中心等央企和機構的戰略性合作,不斷完善“電”“核”產業、港航產業等特色產業鏈。同時,依托渤海銀行、海河產業基金等金融機構,推進政銀企服務合作,實現金融為京津冀科技協同創新賦能。深入學習北京中關村等先進區域,加快引入和培育在數字經濟、平臺經濟、數字醫療領域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高新企業和研發機構。還要設計“直沽歷史文化游”“俄歐風情休閑游”“商貿網紅打卡游”“音樂藝術品鑒游”“民俗非遺記憶游”等特色精品旅游線路,形成在京津冀地區具有獨特風韻的河東文旅品牌。
三是推動城市建設協同。重點聚焦“一站、一帶、一園”,加快打造一條在京津冀地區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海河東岸金創走廊,作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載體。“一站”即天津站廣場。圍繞這一寶貴樞紐,將打造“天津站·金創商務區”:強化京津“同城效應”“磁石效應”“潮汐效應”,結合區域內路網布局,以后廣場、李公樓、六緯路為重要節點,以“插花式”城市微更新為基本路徑,形成一個“站區十分鐘經濟圈”。
“一帶”即8.28公里的海河東岸發展帶,將在海河東岸布局一批具有國際消費水平和天津特色的商旅文節點。新運營的中海俄歐風情街項目地處舊俄租界區域,規劃招商餐飲美食、創意文化、休閑體驗、品質配套等業態,計劃于今年6月開街運營,打造全市首座俄式音樂風情街區。提速建設嘉里二期項目。另外,還將建設3個海河游船碼頭,打造3—4個夜市品牌,帶動海河東岸新消費走廊形成全新格局,打造天津品質商業新地標。
“一園”即金貿產業園,這是天津市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1+16”重點平臺之一,是中心城區內為數不多可開發利用整片土地的園區。區域內的第一機床廠城市更新項目總投資66.2億元,將堅持“留改拆”并舉,保留4萬平方米老廠房建設國家工業博物館,新建20萬平方米數字裝備研發產業園。電氣院東院老廠房技術提升項目、一商校實訓基地項目即將啟動,爭取華勘總部落戶,大力發展與“天津海河柳林設計之都”規劃契合的創意設計、數字經濟和科技服務等業態,為“制造業立市”戰略提供支撐。(津云新聞編輯鄧坤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