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財稅,是國家治理的基石,與市場主體息息相關。在當前形勢下,如何做大底盤,怎樣培育財源稅源,是擺在相關政府部門和產業園區面前的大事兒。日前,我市舉辦財源稅源培育支撐工作專題研討班,請業內專家、行業翹楚與我市分管財源稅源工作的負責人士一起研討,幫他們全面掌握財源稅源建設思路方法,全面推動我市財源稅源壯大,為收入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開班時,市財政局提供了一組最新數據:今年一季度,我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4.7%,稅收收入同比增長8.4%,取得首季“開門紅”。成績來之不易──參加研討班的干部們由衷地感嘆。這與我市高度重視打造營商環境、切實涵養財源高度相關。特別是去年6月成立市稅源建設專班以來,相關部門扎實推進數據整合,持續優化對企服務,狠抓開源堵漏增收。事實證明,這些招法很給力。
記者獲悉,為期3天的研討班,對標“十項行動”重點目標任務,圍繞6方面重點工作深入展開。即:如何做大做強做優市場主體,如何提升服務產業行業意識,必須全面及時掌握全市經濟運行情況、強化政策研究,以及優化盤活存量資源資產和夯實財源建設基礎管理等。研討班的目標很清晰,那就是通過研討培訓讓干部們強意識、學本領、長才干。
請來的專家中,既有財政經濟領域的重量級大咖,也有奮戰在財源稅源一線的干部。他們圍繞宏觀經濟政策和產業發展、招商引資方法技巧、金融管理與產業投資、區域建設和稅收管理等進行了專題輔導,堪稱“干貨”滿滿。
“這個研討班太及時了!”東麗區委常委、副區長閆峰說:“我們目前正在開展招商引資、企業服務和資產盤活工作。通過學習,我對通過產業基金招商引資以及有針對性地提高對企服務有了更深認識。”
河東區財政局長張楊的最深感悟是要加強信息化建設,堅持“現代與傳統”雙驅。她解釋,一方面通過數據交換和信息比對開渠引水,搶抓招商先機,堵塞征管漏洞,提高工作效益;另一方面持續練好傳統內功,通過條塊結合的方式加強“掃樓入戶”“敲門問需”,以“溫度+行動”提升工作效果。
籌備中的天開高教科創園這次也來了“課代表”。天津天開發展集團肖菲菲說:“這次有的放矢的培訓,讓我們在產業規劃、招商引資、園區運營等方面提高了認識,開闊了思路。我們今后要圍繞科創園區發展規律和要素特征,堅持財源稅源導向,結合本市區域資源配置和發展需求,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和科技服務資源集聚區。”(津云新聞編輯劉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