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楊麗萍的愛徒肖蓉浩分享了一段孔雀舞視頻,引發網友質疑。視頻中,一綠一白兩只孔雀精美的妝造配上靈動舞姿,呈現纏綿動人的美感。但因為舞者間有較為緊密的貼身動作,被認為沒有所謂的“安全距離”;還有人覺得動作不雅,甚至低俗,說這是兩只不正經的孔雀。
這些見解出現在一段舞蹈表演的評論區,可真是有點“超綱”。肖蓉浩大概也沒想到會有這么“刁鉆”的角度,所以在評論區直接貼了張孔雀圖,以證明是根據“事實”來編舞的,但似乎效果一般。
為什么男女舞者貼身而舞,就認定是女性吃虧呢?這種看似為女性好的想法,實則把女性放在弱勢位置,忽視了其個體的自主性。還有,為什么兩個人動作親密,就是“不正經”呢?明明都是舞蹈演員,共同演繹一段具有藝術性的舞蹈,偏偏美感被無情地消解,只留下了世俗的男女“摩擦”,真是眼光獨到。
(相關資料圖)
事實上,肖蓉浩曬出的視頻,來自舞劇《孔雀》的一個片段,由楊麗萍擔任總編導,目前正在全國巡演。資料顯示,舞劇《孔雀》圍繞生命和愛這兩個永恒的主題展開,用舞臺形式演繹人類共同的情懷,向觀眾傳遞藝術家個人成長過程中對藝術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從藝術的角度來說,這是以孔雀之姿展現舞蹈之美,既顯露時間的流動與永恒,又呈現情感的細膩與濃烈。這樣的舞蹈帶來的視覺沖擊和靈魂震撼,值得人們去細細品味與感受。
這并不是說每個人都要對孔雀舞認可并欣賞,而是說我們該如何對待藝術作品。看到一段動作親密的舞蹈動作,就琢磨起男女之間的“安全距離”,無疑是脫離了藝術拿著自己的三觀標尺到處亂量,所以才讓人反感。
前不久,四大名著也遭受了類似的“待遇”。有人認為《水滸傳》打打殺殺、濫殺無辜、丑化女性;《紅樓夢》中賈寶玉和林黛玉是早戀,影響不好;《西游記》里師徒四人各有心機;《三國演義》歪曲歷史事實和人物形象……看完這一系列“指控”,感覺腦容量不夠了——這還是我看過的四大名著嗎?我們看的是同一部作品嗎?
克拉考爾在《電影的本性》中探討了一個問題,“你是否看到了一只雞?”他注意到一個現象,觀看同一部電影,有些觀眾注意到了雞,有些人則沒有。這也不難理解,每個人的文化背景、教育程度、人生閱歷不同,所以看同一部電影、文學、舞蹈作品時,眼里只有自己熟悉的那只“雞”。也就是說,因為知識背景不同,同樣看孔雀舞,有人能看到藝術性,有人只能看到“不正經”。
或許,這也與視頻太短太碎有關。4日下午,肖蓉浩針對質疑回應,“孔雀舞的短視頻是舞劇中的一些片段,劇情不連貫。作為一名舞者,希望大家能夠走進劇院來觀賞演出”。碎片化時代,短視頻作品強烈的視覺沖擊容易讓人激情發言,不完整的故事情節也容易讓一些人斷章取義,過近的視覺距離還容易讓舞蹈的神秘感被消解成幾個肢體動作,所以就更容易引發一些粗淺的評論。
但隨著話題熱度上升,關注此事的人越來越多,肖蓉浩個人賬號和相關新聞評論區,網友也在發聲力挺,有人還從形體、動作、節奏等角度進行了藝術分析,這是個好現象。不同聲音交織碰撞,是一種有意義的多元探討。發表看法是每個人的自由,但還是希望我們能在這次舞蹈藝術的討論中,學會如何欣賞藝術、感受美,也希望那些質疑的朋友思考,為何面對一個作品,自己只看到了“不正經”的一面。
當然,藝術是見仁見智的,審美是私人、獨特的。一位網友說得好,這藝術我欣賞不來——直接而干脆,如果確難找到共情點,無法欣賞,那就別勉強了。放過孔雀舞,也放過自己吧。
(原題為《評論丨楊麗萍愛徒跳孔雀舞被批不雅,個人的三觀標尺別到處亂量了》 作者 黃靜 來源 紅星新聞)
統籌:王航 編輯:張曉璐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