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月19日,廣州天氣微信公號發布消息稱,廣州已經在4月11日入夏。
記者注意到,廣州曾多次刷新歷史最早入夏紀錄。2011年4月12日,廣州官宣入夏,成為趕在海口之前入夏的全國首個入夏的大城市;2018年3月29日,廣州站根據氣溫序列判斷宣布入夏,打破了廣州站最早入夏歷史記錄;2021年4月6日傍晚,廣州再次官宣入夏,入夏日期為3月26日,打破了2018年最早入夏紀錄。
?“如果滑動平均氣溫序列連續5天≥22℃,那么日平均氣溫≥22℃的第一天就可以稱為入夏的時間”,上海市氣象局首席專家鄔銳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廣州地處亞熱帶沿海,北回歸線從中南部穿過,屬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同時它處于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合處,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的全年平均氣溫為21.9攝氏度,所以它往往會較早入夏。受暖濕氣流影響,氣溫上升,今年廣州的入夏時間在全國應該也是比較早的。”
“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角度來講,24節氣‘立夏’(5月5日或6日)是夏天的開始”,北京市氣象服務中心吳方說,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各地氣候差異明顯,所以根據我國《氣候季節劃分》,當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便可以稱為夏季的開始。也就是說廣州已經在立夏節氣之前進入夏天了。
“在古時,先民們生活的范圍主要集中在黃河流域,也就是說24節氣的智慧主要源自于黃河流域的生活、生產經驗的積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廣州屬于華南地區,并不在24節氣經驗的覆蓋范圍內,所以會出現‘入夏’在‘立夏’之前出現的情況,像地處黃河流域的鄭州,‘入夏’肯定是要在立夏之后的”,鄔銳補充說。
(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統籌:王長善 編輯:高暢韻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