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有旅游博主發布視頻稱,梅里雪山國家公園金沙江大灣觀景臺附近的214國道旁,修建著圍墻,游客無法在公路邊欣賞景觀,只能交門票后前往景區修建的觀景平臺游覽。214國道途經的飛來寺觀景平臺附近也有類似情況。(6月14日紅星新聞)
好好的美景,為了收費,居然專門修圍墻遮起來!網友們紛紛評價,“這吃相也實在太難看了吧”,簡直就是“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的買路錢翻版。當地文旅局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由于當地經濟條件不好,委托德欽梅里雪山國家公園開發經營有限公司對景點進行日常經營和維護。公司與當地村委會簽訂合同,把旅游收益作為“旅游反哺”資金發放給村民。隨著旅游環境日益發展,將來或可取消圍擋。
我們暫且不討論收費的合規性,以及今后取消的可能性。相關部門的回應中體現出的收費邏輯未免有些經不起推敲。梅里雪山作為自然景觀,是大自然給全人類的饋贈,結果卻變成了一些人賺錢的工具。這本來就不合理。難道因為賦予了反哺和扶持當地村民的色彩,就具有收費合理性嗎?事實上,扶持村民是應當的,但卻不應以野蠻損害旅客利益的方式來進行。試想一下,游客長途跋涉來到此處,美景卻被圍墻遮擋,真是大煞風景,倒人胃口。來都來了,肯定也是要花錢進去看一下的。錢花了,心里卻不舒服,再在網上吐個槽,再美的景區恐怕也擋不住惡評如潮。
可以說,這些花費不菲修建的圍墻,破壞的不只是美景,更是當地的旅游環境和口碑。該公司如果真有扶持村民之心,其實除了將部分收費分給村民之外,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比如,可以幫村民銷售當地特產,經營民宿、特色餐廳,搞好基礎設施,讓更多村民從旅游發展中獲得更多收益。這些都是既可以促進當地旅游業繁榮,又可以讓村民受益的辦法,而旅游公司獨獨想到了圍欄收費這種只顧眼前利益的,實乃竭澤而漁的短視之舉。反觀不少國內景區,取消門票后,反而增加帶動了當地的其他消費,吸引更多人流,帶動整體收益增加。建圍墻收錢者不妨好好學一下。
(原題為《雪山筑圍墻未免霸道》來源 廣州日報)
統籌:陳若松 編輯:韓靜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