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專家、考古學家、中國國家博物館終身研究館員孫機于今天上午8時零九分逝世,享年94歲。孫機先生的學生、知名文物學者葛承雍以及孫機的同事,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朱萬章都確認該消息。據朱萬章介紹,他是今天上午從孫機先生的女兒處獲知孫老逝世消息,心情十分悲痛。
“我的老師孫機先生是中國考古界、文物界、美術界的一座高聳的學術豐碑,他是中國文博學真正的杰出代表,他把傳統古典學推向了高峰,是一位文物研究的領軍人物。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但他的學術成就猶如中國高原上的昆侖?!敝奈飳W者、文化遺產研究專家葛承雍上午對澎湃新聞說,“我在學術上受他影響很大,他已經住院十多天了,是前段時間感染引發的并發癥,昨天他在醫院還呈現好轉跡象,突然今天早上5點后呼吸衰竭,搶救至8點無效……中國文物界失去了頂尖人物,悲痛萬分,不勝自禁,愿先生在天堂安息!”
據朱萬章對澎湃新聞介紹,孫老是因為新冠感染入院后,因呼吸衰竭去世?!凹幢阍谝咔槠陂g,孫老也會每周都來館里。我們會在每周二中午一起吃飯聊天,聊聊孫老正在編的八卷本《孫機先生全集》的文稿。但是自從去年11月份以后,孫老師就因病一直沒回來。我還想著等疫情結束,孫老康復,能再跟孫老師見面聊天?!敝烊f章說。
(相關資料圖)
據悉,年輕時,孫機曾想寫一本書,書名就叫《物源》。那時,他的學術興趣是探究事物的來歷,他想要弄清楚世界上那么多千姿百態的東西,究竟從何而來,會向何處發展?;叵霂资甑膶W術之路,雖然沒有寫出一部名為《物源》的著作,但孫機的研究一直與“物源”息息相關,他也一直保持著最初的那份念想。
孫機,(1929年-2023)
孫機,1929年生,山東青島人。文物學家。1949年,進入華北軍政大學學習,后到北京市總工會工作。1955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1960年畢業后留系工作,1979年到中國歷史博物館(今國家博物館)考古部工作?,F為國家博物館終身研究館員,國博研究院名譽院長,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資深館員。著有《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中國古輿服論叢》《仰觀集》《中國圣火》《從歷史中醒來》《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從歷史中醒來——孫機談中國古文物》等。
《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修定本)》孫機著中華書局2020年版資料圖片
孫機(左)與李約瑟合影資料圖片
1955年,孫機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從那時起,他就開始研究中國古代物質文化。據《光明日報》此前報道,在北大,孫機最親近的老師是宿白先生。宿白先生告訴他,考古研究要多讀書,而且要讀有用的書,讀的時候特別要注意物質文化方面的史料,史料里會有很多“觸角”,這些“觸角”會觸及方方面面,有些東西就會互相聯系起來,成為學術研究的入口。宿白先生1957年發表的考古報告《白沙宋墓》,讓孫機印象深刻。這本書不僅把壁畫中反映的歷史說得很清楚,而且文字生動,書中引用的文獻大多是第一手材料和最好的版本。在他看來,這與宿白先生原來在北大圖書館做過事有關。孫機一直謹記宿白先生的教誨,在北大學習和工作期間,也常常利用北大圖書館豐富的藏書。雖然讀書很少有直接的發現,但讀得多了,把各種書聯系起來,就會發現問題。如此慢慢積累下來,就打下了做學問的底子。學考古的學生都會上考古繪圖這門課,孫機也受過這個訓練,而且特別重視。在他的著作里都配有他自己畫的線描圖。
2014年,孫機先生《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出版,書里涵蓋了中國古代農業與膳食,酒、茶、糖、煙,紡織與服裝等十個方面,基本全面地展現了中國古代的物質文明。書中幾百幅線描圖,均為孫機先生親筆手繪,畫面生動,解說性強。這樣一部精品力作出版后受到各界歡迎,成為物質資料研究領域的又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
《中國古代物質文化》
孫機先生的另一代表作《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由中華書局推出修定本。這本書結合出土文物,詳細介紹了漢代農業、手工業的成就,內容涉及耕作、漁獵、窯業、冶鑄等諸多方面。書中將漢代的出土文物和文獻記載互相印證,為漢代的生活和生產畫出一個清晰的輪廓,成為田野考古人人手一本的手邊書和了解漢代物質文化生活的必讀之作。
孫機說,從年輕時試寫論文開始到《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修定本)》,這么多年積累了上千幅古代器物的線描圖。畫圖不容易,有的時候,他吃完晚飯就坐下來開始畫,等畫完了,抬頭一看,天都亮了。現在印刷條件好了,很多考古、文物圖書都直接采用照片而不用線描圖了。但孫機認為,線描圖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把要表現的細節刻畫得更清楚。
對于當下流行的“大眾考古”“公眾考古”的說法,孫機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大眾考古”不是讓大家都去考古,而是讓大家了解考古的知識。地下文物歸全民所有,進行發掘必須得到政府的批準,否則,即便是在自家院子里發現古墓,也不能任意發掘??脊艑W家是奉政府的命令去挖掘,這就是他的工作。如果他不為政府工作的話,那就是盜掘了。向大眾普及考古知識,應該重在普及考古的成果,而不是普及田野考古的技術或方法。
孫機先生曾說過:中國古代的物質文化成就,是我們這個東方大國五千年輝煌歷史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基本國情,本應成為常識,家喻戶曉。
(作者 陳若茜 李梅 來源 澎湃新聞)
統籌:梁冰 編輯:許怡童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