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根據印度蜂窩通信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度幾乎已經不再需要從中國進口手機,這意味著,中國每年至少損失 1.8 億支手機的訂單。而如果反思此事,中國手機企業確實值得痛心疾首,為了貪圖印度手機市場的利益,一手幫助印度建立手機生產線,結果卻損失慘重,局面無可挽回。
中國手機在印度的出口情況已經一塌糊涂。印度蜂窩通信協會的統計顯示,在 2014 年,印度制造的手機僅占全球的 3%,每年還需從中國進口 1.8 億支手機;但到 2015 年,印度制造的手機在全球占到的比例已經達到 11%,超過越南成為僅次于中國的第二大手機制造國。而在當下,截至2022年,印度市場超過98%的手機出貨量是“印度制造”,幾乎不再從中國進口,2014年至2022年印度制造的手機出貨量累計突破20億部,復合年增長率達到了23%。
中國手機企業是這種局面的主要制造者,自己制造了市場的競爭者,拱手送給印度手機生產設備,幫印度一手培養各種手機制造業人才。
2017年之后,OPPO、vivo、華為、榮耀等中國手機企業大舉進軍印度市場,為了迎合印度的要求,中國手機紛紛在印度設廠,甚至中國手機更有意將印度工廠打造成為對非洲、中東出口的基地,由此帶動了印度手機產業的大發展。
結局卻是印度已經決心將中國部分手機企業趕出印度市場,或者大舉打壓中國手機在印度的市場份額,同時,利用稅收、罰款、起訴、強行扣款等工具逼迫中國手機交出在印度專區的利潤。中國手機企業根本不可能在印度賺到錢。
蘋果公司和富士康及其母公司鴻海集團也是推動印度高端手機制造業發展的推手之一。
2022年9月,摩根大通曾發布消息,到2025年,蘋果會將把四分之一的iPhone生產轉移到印度。另據香 港《南華早報》報告顯示,到2027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50%。
鴻海集團計劃在未來數年內將印度組裝iPhone的年產量提高到2000萬支,同時增加10萬人的就業機會,這也將給印度大力培養手機制造業人才和產業鏈。
(責任編輯:韓麗)
?????????????????????????????????????????????????????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