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搶走海底撈的生意(海底撈虧損原因是什么),一起來了解下吧。
誰在搶走海底撈的生意,在關閉300家門店3個月后,海底撈發布了上市以來的首份年度虧損預警。
2月21日,海底撈發布公告稱,公司2021年營收預計超過400億元,預計凈虧損約38億元至45億元。當日,海底撈股價收于19.08港元,而總市值只有1056億港元,比一年前市值最高時的4544.75億港元少了70%。
海底撈虧損原因是什么?
根據海底撈2021年中期業績公告,其上半年收入為200.9億元,凈利潤為9452.9萬元。這意味著海底撈的虧損基本上都是在下半年產生的。海底撈還表示,虧損是由于300多家門店關閉、餐廳經營業績下滑以及疫情反復影響造成的。
海底撈有哪些競爭對手?
一、巴奴火鍋
以往,最愛跟海底撈叫板的,無疑是從河南起家的巴奴火鍋。以海底撈為標桿, 巴奴以“照葫蘆畫瓢”的服務起家,卻打不過。而是強調“適度服務”;后來,巴奴找到了自己的爆款單品——毛肚,高調宣稱“服務不是巴奴,毛肚的特色,菌湯才是”;在一炮而紅之后,巴奴再次打出了“服務不過分,一切都很精致”的口號。
巴奴主菜“經典毛肚”,2012年,巴奴走出河南,進軍一二線城市,定位高端火鍋,客單價138.23元。但它的門店擴張速度一直很慢。數據顯示,目前巴奴,只有81家毛肚火鍋店,其中集中約80%的店鋪位于河南和江蘇,尤其是鄭州。
二、周師兄、珮姐
周師兄、珮姐這兩個來自重慶的網紅火鍋品牌,也接連拿下億元級融資,拉開擴張的序幕。首先,2021年8月,重慶火鍋品牌“周"兄弟”獲得黑蟻資本1億元A輪投資。2022年1月,重慶火鍋品牌“珮姐”也宣布完成1億元a輪融資。周兄弟成立于2017年,憑借其特有的爆款大刀腰片,成為重慶直營店數量最多的火鍋品牌。從狹義菜單來看,目前營地共有24家門店,客單價約為134元。開始瞄準全國市場。其創始人道在接受36Kr采訪時表示,市面上很少有味道、菜品、環境、服務、文化都很好的火鍋,“海底撈只是做了服務而已”。他認為火鍋大賽才剛剛開始,他說“上海是一個必須拿下的城市”“你贏了上海,就能贏全國”。與巴奴兄弟和周兄弟相比,珮姐的店鋪相對分散,客單價較低。從狹義菜單來看,其客單價在108元左右,目前在重慶, 江蘇, 安徽等18個省級地區有61家網點。據介紹,2022年,珮姐計劃開設25-30家直營店,并在未來五年內開拓北京, 廣州和杭州等新市場,其計劃直營店數量將增至500家。
三、粵式火鍋和海鮮火鍋
更小眾的粵式火鍋和海鮮火鍋,已經開始搶灘登陸二級市場。撈王2015年成立于上海,主要覆蓋口味更為清淡的華東市場,大部分門店位于江蘇、上海和浙江。七欣天主打炒海鮮+海鮮火鍋的“一鍋兩吃”吃法,截至2021年9月,其在一線及新一線、二線、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門店客單價分別為139元、130元和119元。目前,七欣天在全國共有256家門店,大部分位于江浙地區,江蘇尤為集中。2022-2024年,七欣天預計新增門店300家,從華東地區擴張至華南、華中和華北地區。
關鍵詞: 誰在搶走海底撈的生意 海底撈虧損原因是什么 海底撈有哪些競爭對手 海底撈的生意被誰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