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短暫的時間里呈現出久遠的世界觀,有限的時間內引發人無限的思考。毫無疑問球二是近年來國內甚至世界上非常優秀的科幻電影,各個場景的細節量非常豐富,對我個人而言,觀看到三遍才大概理解并串聯起幾條敘事線,之后又通過b站的一些up的細節解析視頻又對電影有了許多新的發現與思考。
影片采用了少見的類似于編年體的敘事方式,幾條明線和暗線交織并行,呈現在熒幕上的情節又有很強的整體性。可惜的是因為內容過于豐富導致影片過長,郭導不得不刪減了許多內容,最后成片雖然大情節上內容完整,但很多更能豐富情感內核的小人物情節顯得較為倉促。
細節方面非常豐富,從各個布景的儀表盤和顯示器ui設計,到各種未來社會的現實構想,甚至張鵬和諾夫的空戰情節所有被篡改的無人機為什么首先鎖定的是諾夫的蘇57背后都是細節(狗頭)。看評論有的朋友對周喆直最后堅決要求執行點火指令有所不解,認為周過于魯莽、偏激,其實在點火前面和之后的劇情中已經有細節暗示出周已經知曉了北京根服務器重啟任務失敗的幕后原因并且有絕對的把握保證點火成功,因此才會如此堅決的下達命令。這些細節如果不仔細觀看研究的話確實難以發現,所以這部電影有一定的觀影門檻,要求聚精會神的憋尿三小時(bushi)。最后提一下我自己發現的一個不太嚴謹的點,就是在月球碎片破壞北京根服務器,馬兆被電纜壓住腿叫圖恒宇來幫忙,圖恒宇的手夠不到馬老師,但他背后的笨笨有足夠長的機械臂,為什么不讓笨笨把機械臂伸進去或者笨笨直接拿來液壓鉗呢,也許可以解釋為事發突然來不及思考,但對于馬和圖這種智商超高的前端科學家來說,我覺得還是略有牽強。
也不寫太多了,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值得所有喜歡電影的人反復觀看推敲的科幻大作,背后的世界觀也足以引發我們對未來世界的思考。我這個幾乎不看電影的人都反反復復刷了七遍,然后寫下發自內心的這段評價。
最后祝小破球越來越好,希望郭導能盡早把導剪版放出來(? ? ?? )!!同時狠狠地期待一下球三,三年后見?。?/p>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