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天津北方網訊:在紅橋區三條石街,有群來自不同快遞公司,卻皆懷古道熱腸的“有心人”,他們在街道的帶動下組成“益鋒小哥”志愿服務隊,送快遞的同時,以愛心志愿融入到基層社會治理中,安全隱患、環境衛生、助老愛幼……都是他們和社區配合、為百姓“搭把手”的范圍。在服務隊成立一周年之際,昨天,一場特殊的集體“生日會”讓隊員們在工作間歇齊聚北開花園社區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隊伍也從最初的7人壯大到如今的23人,有的隊員還遞交了入黨申請書。“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這群社區里的“老熟人”,基層治理中的“新觸角”,也讓春日街頭巷尾隨風飄來陣陣花香。
“歡迎你加入‘益鋒小哥’志愿服務隊,咱們就邊工作邊‘找茬’,走街串巷看到啥問題,就及時報給社區工作人員。三條石街八個社區都有供快遞員喝水、充電、如廁的暖心‘鋒巢’,就和家一樣溫暖。”看著新加入的順豐快遞員陳享穿上隊服藍馬甲,身為老隊員的中通快遞員韓志良不住叮囑道。
“去年一聽說要成立志愿服務隊,我第一個報名,一年來上報了三十多次問題。街里非常關心快遞員,開設‘鋒巢’,讓我們渴了有水喝,累了有處歇,還舉辦養老保險、積分落戶等宣講,邀請快遞員子女和社區孩子們一起過兒童節,還推薦我們參評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這一切讓大家有榮譽感、獲得感、歸屬感,所以我們也要為社區建設盡力。”老家在河北邯鄲的韓志良來津做快遞員已經十幾年,他的認真工作、熱心助人贏得街坊鄰居、街道工作人員的尊重和認可,如今他又有了在津購房落戶的心愿。
快遞員在推動基層治理上真能管用嗎?“能!”三條石街道黨工委書記楊立男斬釘截鐵地回答,“益鋒小哥”志愿服務隊隊員均為一線快遞員,成立一年來,充分發揮地熟、人熟、情況熟的獨特優勢,利用紅橋百姓通平臺隨手拍、隨手報各類社區治理問題380余件,方便社區工作人員隨手辦。“隊員如‘移動探頭’般,帶動更多居民改善居住環境,守護社區平安。”他說。
快遞員中不乏能工巧匠,如何讓他們發揮所長,更好地服務居民,也是街道一直探索的。“我們定期邀請快遞員座談,讓他們為基層治理出謀劃策。”在楊立男所說的一次座談中,快遞員宋國徽了解到社區有很多行動不便的老人,而理發是他們的共性難題。“我在老家就開理發店,我來!”在78歲的萬通上游國際社區居民肖翊家中,宋國徽邊為老人理發邊說:“以后您需要就找我上門免費志愿服務。”楊立男對未來的志愿工作充滿期待:“街里將收集聚焦群眾需求,拓展志愿服務項目,為社區殘疾、獨居、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理發、電器維修等服務,帶動更多外賣騎手、快遞員加入,跑出社會基層治理新風景。”(津云新聞編輯李松達)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