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體驗理念下情境游戲課程的深度建構與實踐,旨在以自主體驗理念為引領,依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用情境游戲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用行動強化幼兒的體驗與理解。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實驗幼兒園在探索實踐情境游戲課程的基礎上提出了實施“自主體驗理念下情境游戲課程”的目標,通過園本課程的深度建構與實踐,實現幼兒的自主、能動、個性化發展。
一、自主體驗理念:深度建構并實施情境游戲課程的方向引領
我園將“自主體驗”界定為:幼兒發揮主觀能動性,在主動探索、實踐、思考、運用的過程中自主建構,實現自主成長;教師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喚醒幼兒自我發展的內在意識,支持幼兒生成自覺意識、開展行為體驗。
(資料圖)
建構并實施情境游戲課程,我園注重幼兒的自主體驗,強調幼兒在體驗中學習、建構、成長,從創設自然、輕松、溫馨、舒適的情境游戲環境入手,充分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使其在游戲中自主體驗、主動學習,積累完整經驗。同時,有機整合各領域關鍵經驗與幼兒生活,開展多樣化的課程活動,讓幼兒在多元互動的自主體驗中獲得富有個性的全面和諧發展。如“小蝌蚪找媽媽”主題活動中,孩子們在班級自然角中飼養小蝌蚪,主動觀察小蝌蚪的生長變化,親眼見證“小逗號”逐漸長大成為“小青蛙”;在“幸福快車”活動中,孩子們化身小交警,在認真指揮交通的游戲過程中體驗真實的生活。
二、班本主題活動:深度建構并實施情境游戲課程的關鍵支撐
班級是實施課程的最小單元,也是操作性最強的課程實施單元。以主題課程的形式開展活動,這是隨著幼兒經驗發展而不斷生長的課程,是教師與幼兒智慧互動、主動創造的“活”的課程,是貼近幼兒生活、關注孩子興趣與需要的課程。
1.依托日常生活,把握領域關鍵經驗,選好主題點
我們認真解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以幼兒學習與發展的關鍵經驗作為構建園本課程的抓手,從社會、文化、自然、科技四個維度出發,突出季節、節日、傳統文化、職業體驗四個方面,圍繞真實自然的幼兒生活選取適宜的主題點。如主題“春天來了”中“春天的美食”生成活動,讓幼兒對春天有更加深刻的感知;各班組織幼兒閱讀紅色繪本和歷史繪本后,開展“環游繪本里的中國”“穿越歷史的中國游記”系列自主游戲,讓幼兒在親身感受、自主體驗中了解中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慶“七一”開展“我與黨旗合影”“童心向黨唱紅歌”活動,建軍節開展“我是小小兵”主題游戲,國慶節開展“祖國大好河山”主題游戲,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游戲氛圍中萌發愛黨、愛國、愛家鄉的美好情感;開展“跳蚤市場”活動,支持幼兒自主設計招牌、自由買賣并進行同伴交流、分享經驗,讓幼兒在親身操作中認識錢幣,促進其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還有系列走進社區的活動,如大班“小小兵團”研學活動,孩子們穿軍裝、站軍姿、參加野戰游戲、觀看愛國電影等,體驗軍人的生活;走進消防站,現場體驗消防員的工作,學習消防知識;走進社區做小小志愿者,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2.依據《指南》,開展多元評價,明晰主題目標
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我們依托《指南》進行了課程目標的系統梳理,科學翔實地建構課程總目標、分目標、年齡階段目標的目標體系,創新性地將目標滲透到各個主題的各個活動中,依托活動的開展實現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
同時,我們通過多元化、全過程的評價來診斷和保障目標的達成。一是幼兒自評,如日常活動“我是小小管理員”中,每天有兩個孩子當小管理員,在晨間接待、如廁、自主取餐等生活環節中維持秩序,并依據師幼共同制定、一致認同的規則對同伴的行為表現展開自主評價。二是教師他評,在每個學期末,由保教處帶領各年級組深入解讀《指南》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并在“談話”“創設情境”“游戲”“觀察”等多種方式的自主體驗活動中展開個體評價,結合五大領域、生活活動以及體能測評,全面考察各年齡段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情況,以便了解幼兒的“最近發展區”,推動幼兒的全面發展。
3.預設與生成相結合,整合多種活動形式,生成主題內容
一方面,各班依托課程框架體系、課程目標和《指南》中的關鍵經驗,通過多次教研預設主題活動。同時,注重觀察幼兒在活動中的興趣和關注點,適時進行活動內容的調整,或刪減或補充完善,在預設的基礎上生成真正適宜幼兒、富有生活氣息的主題活動課程。
另一方面,整合主題游戲、區域游戲、戶外游戲、親子游戲以及實踐體驗課程的活動內容,使之相互融合、前后銜接,讓幼兒在多種活動體驗中整體建構經驗。如“食物讓我們成了‘精’”主題活動,我們預設了社會實踐“食物大調查”、數學活動“調查遇風波”、健康活動“保健醫大課堂”、科學活動“認識蔬菜”、藝術活動“蔬菜大變身”、食育生活活動“蔬菜沙拉”等,引導幼兒觀察生活中人們的飲食、關注食品安全,促進生活認知、社會交往和想象創造等能力的整體發展。
三、賦能教師成長:深度建構并實施情境游戲課程的重要保障
教師專業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課程實施的效果,我園從三個方面入手打造高水平的教師隊伍。
1.給教師賦權
給予教師最大的自主權,放手讓教師實踐、嘗試、反思、成長,這是課程走向成熟的關鍵,也是必經之路。一是時間上的放權,即在一日活動安排中適度留白,讓課程富有彈性,以保證幼兒探索的深度;二是課程內容上的放權,邀請教師參與課程內容的建構,鼓勵他們根據幼兒的興趣選擇并決定課程內容,并團隊商議課程實施全過程的細節問題。如,教師意外發現孩子在戶外場地上討論“這是什么洞”,引發了課程“洞、洞不一樣”的開展。教師根據幼兒興趣決定活動走向,支持孩子們探究各種動物洞穴的結構及其作用,進而搭建“洞穴家”等等,持續推進課程活動向縱深發展。
2.給教師賦能
教師不僅要有宏觀把控課程的規劃能力,更要有具體落實課程的實踐能力。我園通過學習、培訓、遠程研修、專家講座等形式,轉變教師教育理念,使其樹立以自主體驗理念實施情境游戲課程的自覺意識,并轉化為主動實踐的教育教學行動。同時,針對課程實施中遇到的具體問題,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不同層面、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教研。如學科坊教研重在提升教師學科素養,年級組教研重在解決同一年齡段幼兒存在的共性問題,問題式教研重在即時解決課程實踐問題,課程推進教研重在審議班本課程實施中的預設活動線索及其價值導向。如此,在實踐、教研、反思、再實踐的循環往復中推動課程的有效實施。另外,我園成立了骨干教師團隊,針對教師觀察、反思、課程預設等方面的能力提升進行專題培訓,并在實踐中持續跟進,引導教師的專業成長。
3.給教師組團
以青老搭配為原則,我園成立了班級、年級組、骨干教師等不同層面的成長共同體,為教師搭建交流分享、共同提升的互助成長平臺。圍繞課程內容的價值、課程活動的走向、課程活動的效果等,分別在不同的團隊開展集體審議,由骨干教師帶動團隊與團隊之間的充分交流,以提高研討效率。多維度、立體化、沉浸式的團隊活動,推動了教師的專業成長,提升了課程實施的效果。
以自主體驗理念深度建構與實踐情境游戲課程,我園堅持“有情有境,有感而發”,堅持順應兒童天性、追隨兒童需求,真正實現了幼兒的自主、能動、個性化發展。(來源:《山東教育》幼教園地)
(原標題:自主體驗理念下情境游戲課程的深度建構與實踐)
作者:賈方花
編輯:袁琳
審核:周玉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