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秦兵馬俑考古現場
一統天下的秦軍究竟使用什么樣的兵器?又如何排兵布陣呢?日前,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獲得多項新發現。
此次考古發掘出兵俑佩戴青銅劍的真實狀態,80公分左右的青銅劍腰間斜跨,是兵俑常備武器?!稇饑摺でG軻刺秦王》中記載,荊軻行刺秦王時,秦王的第一反應是繞著柱子逃跑。那么,秦王為什么不拔劍防衛呢?本次新出土的青銅劍給出了一種可能的答案——因為青銅劍太長了,掛在腰間,直接從身前拔劍,背展長度不夠,劍拔不出來。
彩繪陶俑也是此次發掘的一大收獲,發掘出土的多件彩繪殘件顏色鮮活,經過現場搶救性保護和實驗室持續保濕修復,已經有部分彩繪俑殘件在現場展示。特別是新發現的一件軍官俑,雖然彩繪顏料已脫落,與壓在陶俑上的土塊粘連,文保團隊創新研發附網膜回貼法,整條手臂的彩繪有望得到完整修復。
此次新發現還有漆面的盾牌、三捆青銅箭、一把炭化的弓弩,讓秦代“遠射兵器”的真實面貌也變得清晰起來。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由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秦始皇陵考古遺址公園(麗山園)兩部分組成,聞名于世的兵馬俑一號坑、二號坑、三號坑均位于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新建開放的銅車馬博物館,以及百戲俑坑、文官俑坑則位于秦始皇陵考古遺址公園(麗山園)。
秦兵馬俑陪葬坑是秦始皇帝陵園外圍的一組大型陪葬坑,其中一號坑面積最大,達14260平方米。2009年至2022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對一號坑進行第三次發掘,發掘面積約430平方米,目前取得多項新發現和新認識。
截至目前,共清理陶俑220余件,陶馬16匹;戰車4乘、鼓2處、鼓槌1處、漆盾1處、籠箙3處;兵器柲多處、弓弩箭箙多處;車馬器、兵器、生產工具等,共計千余件(組)。
秦兵馬俑
(來源 大眾網 海報新聞 記者陳嘉偉)
統籌:梁冰 編輯:彭茜雅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