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部分社交網站傳出的“環球影城不讓年卡攝影師進入”一事,4月3日,北京環球影城方面證實,稱如果游客正常拍照、錄像,并用于私人或是非商業用途依然是被允許的,但如果是用于商業用途等,則是禁止的。(據4月4日北京商報)
(資料圖片)
近日,一些專做景區旅拍攝影的行業內人士表示,北京環球影城不再讓商業攝影師進入了,哪怕是年卡客戶也不行。還有游客在微博上發帖稱“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主題區域已經清理了所有跟拍。”而環球影城的回應證明,以商業盈利為目的的旅拍,的確是被拒之門外了。
相關新聞視頻截圖
這也沒有什么值得驚詫的。畢竟,環球影城這一類的主題樂園,賺的就是IP運營的錢,其商業邏輯就是通過對電影場景和核心標志物的實體化展現,使得IP形象通過全產業鏈延伸、營銷,實現電影IP的盈利流量兌現。所以,要深入挖掘IP價值,實現效益最大化,做好版權保護尤為重要。如果說,有一些商業攝影師,辦了年卡就每天入園帶人拍照盈利,顯然是過度使用了作為消費者的權益,對于其他正常入園的游客來說,有失公平。
而且,過度泛濫的商業旅拍,也影響到了其他游客的入園體驗。商業拍攝與普通的游客拍攝不同,為了讓顧客滿意,往往需要打光、找角度,多次拍攝等等,很容易造成園區擁堵。有一些人為了達到好的拍攝效果,還在園區通道邊換各種服裝,也給其他游客帶來不便。一直以來,都有消費者在社交網站上呼吁園區禁止商業旅拍,還普通游客一個舒心、有序的游覽環境,而園區此次的禁止之舉,也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支持。
相關新聞視頻截圖
可以說,主題公園禁止商業旅拍,完全是經營方的自主權利,之所以還會有人覺得很驚訝、不解,甚至認為這是“管太多”,其實是因為很多人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足,尤其是在文娛休閑消費領域,多數人都有“消費了就可以隨意傳播”“幫你擴散不就是免費廣告”“版權管得太嚴就沒人看了”,諸如此類自大的誤解,以至于各種資源被零散的、不規范的商業化瓜分所消耗。最典型的例子是,電影盜攝這樣明顯的侵權行為,全行業呼吁良久,都得不到有效遏制。
而恰恰是像迪士尼、環球影城這樣的大型國際主題公園,他們的版權保護意識和措施,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尤其是迪士尼,由于非常重視版權保護,在世界各國都投入了大筆資金用于商標注冊,又擁有“地表最強法務部”,有官司必打,打官司必贏,有“版權狂魔”之稱。版權界有這樣一個段子:“如果你不幸流落荒島,可以在沙灘上畫一個米老鼠,一定會有迪士尼的人不遠萬里來抓你,這樣你就得救了。”
但是,如此嚴格的版權保護,不但沒有阻礙迪士尼的產品傳播,反而讓很多受眾也跟著一起提升了版權意識。在社交平臺上,如果有人涉嫌非法使用了迪士尼相關元素,評論區一定會有人提醒他,不要侵權,小心吃官司。
可見,公眾的版權意識是可以培養的和提升的,付費觀看并不是隨意商用、二次傳播的理由。只有自己足夠重視自己的勞動成果,別人才會珍惜。什么時候,我們對于這些版權保護措施,不再感到驚詫,而是覺得“就該這樣”,我們才算真正擁有了一個尊重知識,崇尚創新的知識產權環境。
(原題為《北京環球影城叫停商業旅拍,對知識產權保護無須莫名驚詫》作者 屈旌 來源 極目新聞)
統籌:王航 編輯:韓靜關鍵詞: